当前位置:书文网>作文>读书笔记>《十年一梦》读书笔记

《十年一梦》读书笔记

时间:2023-11-16 16:39:42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十年一梦》读书笔记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书笔记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书笔记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十年一梦》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十年一梦》读书笔记

《十年一梦》读书笔记1

  面对股票市场最好的办法是主动调整自己的态度和方法。不断用交易结果来检验自己的交易行为,及时纠正,力争更好地适应市场。

  不论面临什么样的环境,我们总应当成为行为的主体,选择成为主动的一方,也是享受成果、承担责任的一方。特别是当我们不能改变环境的时候,唯一的选择就是改变自己。这非但不是忽略自己这一方面的原因,反而更是有必要了解自己,认清自己。

  市场是一面不走形的完美镜子,交易者可以从中及时准确地反照出自己的交易行为,进而反观自己、认识自己。这是市场参与者的一个重要优势,认真观察自己的丑陋、鄙薄暴露无遗,这虽然常常令人难堪,但是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有机会改进和纠正,不断地追求做一个更好的自己。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有时间才能够帮助投资者认识市场运动的复杂性;只有时间,才能帮助投资者累积成功交易所需要的知识、经验和风险意识;也只有时间,才能使投资者的内心世界从贪婪到平淡、从狂傲到谦卑、从感性到理性。

  投资者最刻骨铭心的事情无疑就是市场价格变化的反复无常、神秘莫测。市场的`不确定性、随机性,时时刻刻困扰着所有的市场参与者,是站在每一个投资者面前无法逃避的拦路虎。短期之内,偶然性可以让傻瓜成为智者而欢呼雀跃,让专家、学者变成白痴而捶胸顿足,让大多数投资者被玩弄于股掌之间而茫然不知所措。

  要深刻理解市场价格波动中微妙的动态平衡和趋势的演化,既要投资者有客观、定量、科学的理性分析能力,也要有灵活、变通、前瞻等艺术、直觉的参与,这是一个交易者经过长期学习、思考、交易实践后积淀的内在洞察力。这中间投资者所付出的真金白银的代价和体力、精神上的损耗磨炼,可能远远超出常人想象,绝非一日之功。

  索罗斯在《金融炼金术》中说:相对于近期盈利,我更关心的是本金的安全,还要着眼于限制亏损,而不是谋取暴利。重点不是你看对或看错行情,而是看对时你赚了多少,看错时你赔了多少?

  当一个成功的投资者有了相对成熟的交易技术后,风险管理的好坏直接决定投资者的生死存亡。成功的投资者在交易中都能严格限制损失,及时砍掉亏损部分;相反,对盈利的头寸尽可能地扩大战果。

《十年一梦》读书笔记2

  很喜欢李安,喜欢他的坚韧;喜欢他游走于中西之间;很喜欢他外表儒雅,内心狂野。他的传记《十年一觉电影梦》出来了,展现了他从出生以来的心路历程。我拉拉杂杂花了很多时间读玩了这本书。现在要写一篇读后感记述我现在的心情。

  李安出生于1954年,他是在台湾的外省人,他的父亲在他的生命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他的父亲始终希望他成为一个做学问的人,而在中国传统中,从事影视和戏剧的人往往会被称为戏子,别人往往不是很尊重。在李安的电影中,有很多很具体的投射,这其中就包括《喜宴》和《推手》。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父亲给予儿子的期待,中国的父亲给予儿子巨大的压力。这成为后来李安一生为人处世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李安说自己喜欢的女性是什么样的,他说自己喜欢的女性是个性独立,果敢聪慧,后来他选择的女朋友林嘉蕙也的确是如此的。李安从小是令父亲失望的,他总带着要证明自己的心情,在所有功课中,他就是对拍电影比较感兴趣,后来,他上了艺术专科,可以相见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人来说,对他的父亲来说,这简直是奇耻大辱。后来李安还去美国完成了戏剧学的硕士学位,电影作为一门艺术本是西方的,李安经常阐述这样的一种观点,在美国的进修无疑是对李安来说非常重要的,他开始从西方文化当中吸取营养。

  可是毕业后,李安却陷入了失业的境地,他在家六年,这其中他甚至也想出去做其他的什么一些事情,可是他的妻子给予了他很大的支持,去学电脑或者做技术又不缺你一个人。所以林嘉蕙在这段时间一直是挣钱养家的这么一个角色,李安说如果他是日本人早就该自杀了。六年中,李安在家洗衣做饭,纯碎成了一名家庭煮夫。只是,我们看到他的意志和信念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使得自己最后沉沦,在此之间他也写过剧本,尽管不是很受欢迎,他坚持自己会有属于自己的机会。因为他做其他事情都不是很灵光,我常常想,一个人在青春年少的时候,往往觉得自己的时间是用不我完的,而到他进入中年之后,可能所面临的问题就是没有多少时间可以浪费。隐忍和坚韧是李安的性格。

  游走于中西之间是李安的另外一个特点,这在他的电影《卧虎藏龙》中有很清晰的体现,《卧虎藏龙》这个电影拍的有中国的东西,也有西方的东西。这里面当然有中国人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在里面,而中国武术可以说是中国人性格当中比较明显的表征了。读书笔记。“中国武术讲究内外兼修”,除了外在的“手眼身法步”,内在的劲道修炼方是底气。外形内神,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事实上很多现在的影视剧作品中所反应出的中国功夫往往体现了武术躁急的一方面,而实际的中国武术强调的还是劲道和精神。而习功练武就是在教人如何放松以及学得心法。有几分自在,着几分胜算。“中国人从养生、处世、治国、书法、文章、剑法、拳式,甚而做菜,不论文道、武道,殊途同归,一理相通。使劲时讲求的必是协调放松(刚柔相济),藏锋(暗藏玄机),互为表里(相互印证)。”我总觉得这一段是对中国人精神的'最好的展示。拍片的主角当然是人,这部电影中周润发把中国式大侠的丰富演绎得非常精彩,演电影中最难演的是演员的眼神,你的眼神是什么样的,这是没法伪装的,周润发的演绎真正的达到而来动静起落,进退虚实。而这时的章子怡还是一个比较年轻的人,身上缺乏沉稳的气质,这是李安花了不少功夫需要调教的。但这其中恰恰体现了李安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解。拍古典中国的部分,这部电影在中国大陆的票房并不好,同时这部电影在香港的反响也不好。但是这部电影在美国的反映却很不错,李安在技巧上在叙述结构上运用了一些欧化的技巧,这些是在中国传统中所没有的。这恰恰说明了他游走于中西之间的能力。

  如果说《卧虎藏龙》是一部典型的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电影,那么李安的电影《理智与情感》则是一部完全的西方影片。一个东方人如何把握简奥斯丁的名著这些都是要思考的问题,而第一次李安接触了西方的大明星如艾玛·汤普森,李安要在一流的编剧,一流的演员,一流水准的人在一起寻找自己的权威。至于艾玛的犀利,李安到是从与她的接触中体会到了很多。“她是很典型的英国人,很世故,又很完美,包括她的不完美、叛逆、不拘、调皮、率真、骂人都是完美得无懈可击。上至英国王储,下至打杂小工,她也无不应付得得体周全。人品、学识、见解,好到你无话可说。我碰到其他人,演员就是演员,从无一人给过我这么大的压力,好累啊!”我看过艾玛的影片就是改编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黑田一雄的《长日留痕》,艾玛这个人的确有这样的本领。李安难得在自己的回忆中写到艾玛讲的往往比自己很有道理,起初他实际上并不是很适应这样一种情况。

  中西文化当中的不同开始出现,“在民主社会,这种尊重,你还得自己去赚,不能说你是老爸你就最大,儿子对你的尊敬,还是要去挣来的”。什么是理智,什么是情感,简奥斯丁的著作能反应出英国人的民族性格中也有压抑的成分,理智与情感还是有不同的价值。李安的电影都是这样,背后所见的是人的细腻的情感。拍完这部电影之后,李安开始有了自己的感觉就是我已经有了自己的职业了。这是一个比较好的体验。因为一个人开始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了。外表儒雅,内心狂野是李安的另外一个特征,我以前写过一篇文章,谈到李安的外表儒雅,内心狂野。李安所受教育无疑是压抑的,但是他自己说他对于心如止水,这些是比较讨厌的,他还是说自己内心里面还是有很多有激情的东西。我们看到他一步一个脚印,从最初熟悉的《推手》《喜宴》这些都是他最熟悉的生活的投射,到后来挑战纯西方语境下的电影《理智与情感》,到后来的《绿巨人浩克》,李安开始拍纯西方的电影,再到后来用西方的方法拍中国的电影《卧虎藏龙》,再到后来拍西方的争议题材电影《断背山》,拍张爱玲的小说《色戒》,到《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到《比利林恩的中场故事》,我们发现李安不沉溺于自己过去的比较成熟的影片,而是开始了新的挑战,迎接新的挑战对于每个人来说又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尤其是当你适应了以往的成功模式。所以这背后,我觉得李安的内心是狂野的。他的心中有属于自己的电影梦。而我所喜欢的正是他在这种梦的驱使下,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尽管他认为锐气是伤人的东西,这是他中国式的教养给他带来的东西,但是藏锋才是更加真实的李安。最后录李安的一首诗歌作为这篇读后感的结尾。

【《十年一梦》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红楼梦》读书笔记09-21

红楼梦读书笔记11-20

狼王梦读书笔记11-08

红楼梦的读书笔记12-30

狼王梦的读书笔记04-12

红楼梦的读书笔记01-24

《狼王梦》读书笔记03-16

关于《狼王梦》的读书笔记01-24

【热】红楼梦读书笔记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