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文网>实用范文>工作计划>孕妇学校工作计划

孕妇学校工作计划

时间:2024-06-18 11:40:06 工作计划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孕妇学校工作计划

  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起点,此时此刻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了。你所接触过的计划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孕妇学校工作计划,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孕妇学校工作计划

孕妇学校工作计划1

  为了有效降低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率,消除新生儿破伤风,全面推动孕产妇管理工作,提高辖区孕产妇保健质量,我们将认真贯彻“两纲”和“母婴保健法”,落实以下计划:

  一、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

  ①院领导将兼职担当妇幼工作成员,妇产科人员将担任专职工作。

  ②逐步完善妇产科硬件设施,积极配合妇产科医生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建立新的网络,并保持良好的关系。

  ③与村医签定责任书,保证基础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二、实行孕产妇系统管理。

  ①每月8号,各村必须上报孕产妇及儿童(包括流动孕妇及儿童)人口信息,力争信息准确。

  ②每月8号,各村医必须上交孕产妇及其它妇幼资料。

  ③每月30号,需到中心医院收取孕产妇系统管理的各类资料。

  三、学习与监督。

  ①必须按时参加上级领导单位组织的各类学习和例会,并及时传递会议精神和任务。

  ②医院定期对村医进行培训和工作督导,并有书面记录。

  ③全力支持和配合上级领导单位的.指导和督察。

  四、加强妇幼宣传。

  ①各村必须及时宣传妇幼政策,每个村至少设置两条永久性宣传标语。

  ②针对孕产妇的咨询,各村专干必须做到科学准确不推不拖。

孕妇学校工作计划2

  一、总体目标与具体工作指标

  (一)总体目标

  降低全镇孕产妇死亡,消灭新生儿破伤风;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5%和6%以下。

  (二)具体工作指标

  ⑴早孕建卡率达90%

  ⑵孕产妇系统管理覆盖率达80%

  ⑶高危孕妇管理率达100%

  ⑷住院分娩率达100%

  ⑸7岁以下儿童管理覆盖率达80%

  ⑹高危儿童筛查率达90%,高危儿童专案管理率达80%

  ⑺孕前传染病检查率达90%

  ⑻产前筛查率达80%

  ⑼妇科病检查率达65%

  二、采取有力措施,严禁发生可避免孕产妇死亡,降低儿童死亡

  (一)加强高危孕妇的管理

  在孕产妇系统管理过程中,凡是筛查出的高危孕妇,要及时跟踪、随访,转诊,按规定及时向二三级医院转诊。

  (二)建立便捷、通畅的危重孕产妇抢救绿色通道

  加强高危孕产妇救治工作,保障孕产妇安全。充分发挥镇卫生院高危孕产妇抢救基地的作用,在年基础上,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各项抢救制度和措施,如遇有孕产妇危重情况,随时可取得联系,做好抢救准备。

  (三)加强产科管理工作,强化孕产妇死亡的报告制度。

  加强孕产妇的.系统管理工作,坚持孕产妇死亡的报告制度,规范和加强孕产妇死亡评审制度和死亡报告制度,发挥围产期协会的作用,定期开展孕产妇保健知识宣传活动。

  三、针对妇女儿童主要健康问题实施干预措施

  (一)全面启动适龄妇女妇科病检查,重点规范技术操作,严格质量控制,确保受益人群的健康利益。

  (二)加大社会宣传力度,提倡自然分娩;推广适宜技术;严格剖宫产指征管理,加强督导,定期公示,逐步降低剖宫产率。

  (三)加强生殖健康教育,提高育龄人群自我保护意识,逐步降低人工流产率,减少性病、艾滋病的传播。

  四、做好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

  (一)加强对医疗保健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管理,加大监管力度,不定期进行专项检查,规范服务行为。

  (二)贯彻执行《常用计划生育技术常规》,严格掌握常用计划生育手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严禁因非医学需要的超常规引产。确保手术质量,保障受术者的安全与健康。

  (三)加强对药物流产的监管力度。

  五、做好托幼园所和学校卫生保健工作

  (一)定期对本镇托幼园所保健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组织学术交流,提高托幼园所保健人员的业务水平。

  (二)加强对托幼园所儿童疾病防治、膳食营养、食堂卫生、消毒及安全等方面的指导,提高托幼园所卫生保健水平。

  (三)开展儿童心理卫生健康教育,逐步推广入园儿童、入学儿童的心理卫生评估工作。

  六、大力开展妇幼保健健康教育与促进

  (一)制定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发展规划,推进妇幼保健健康教育事业。

  (二)对各村妇幼保健工作人员进行系统化、规范化培训,逐步培育我镇妇幼保健健康教育队伍。

孕妇学校工作计划3

  母乳喂养是最好的喂养方式,为了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我院建立了孕妇学校,凡到我院产科门诊进行检查的孕妇需参加孕妇学校培训。从产前开展对孕妇加强健康教育,使孕妇和家属认识母乳喂养的好处和技巧,并对其进行具体指导,解决母乳喂养中的.一些问题。具体计划如下:

  1、师资;由我院妇产科医生或助产士担任

  2、时间:每周第一个圩日下午3:00—4:00,讲课和看录像,讲课时间约25分钟。

  3、平时给孕妇产前检查,可随时与产妇交流,解答孕妇提出的问题。

  4、方法:

  a、发邀请信,请孕妇及其家属参加培训

  b、上课形式:集中讲解

  c:坐谈形式:平时孕妇来产检时,以坐谈的形式交流意见,特殊情况进行个别指导。

  5、上课地点:新江卫生院孕妇学校

  6、上课内容:孕期保健,母乳喂养知识和技巧。

  孕妇管理工作计划

  为了切实加强我乡孕产妇保健工作,提高两个系统管理质量,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不断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力争把20xx年成绩再提高一节,现制定20xx年妇幼工作计划。

  认真落实“两纲”和“母婴保健法”,从而降低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率,消除新生儿破伤风,全面推动孕产妇管理工作,提高辖区孕产妇保健质量,现计划如下:

  一、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

  ①院领导兼职妇幼工作成员、妇产科人员专职

  ②逐渐完善妇产科硬件设施;配合妇产科医生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建立新的网络,并保持良好的关系。

  ③与村医签定责任书,保证基础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

  二、孕产妇系统管理。

  ①每月8号各村上报孕产妇及儿童(包括流动孕妇及儿童)人口信息,力争准确。

  ②每月8号各村医上交孕产妇资料和其它方面的妇幼资料。

  ③每月30号到中心医院收取孕产妇系统管理的各类全部资料。

  三、学习与监督。

  ①按时按点参加上级领导单位组织,举办的各类学习和例会,并及时把与会精神和工作任务下传落实。

  ②医院定时对村医进行培训和工作督导,并有书面记录。

  ③随时支持配合上级领导单位来我院的指导和督察。

  四、加大妇幼宣传。

  ①医院及各村及时对妇幼政策进行宣传,每村永久性宣传标语不低于2条。

  ②对于孕产妇的咨询,各村专干要做到科学准确不推不拖。

孕妇学校工作计划4

  一、责任指标

  1、当年计划生育率100%;

  2、持证生育对象一年四次等时距到县计划生育服务站妇检,参检率100%;

  3、在孕女王女合同签订率100%;

  4、孕妇上报与出生情况相符,对怀孕对象跟踪服务率达100%;

  5、当年生育一孩妇女上环率90%以上(皮埋、结扎参与上环率计算)(考虑知情选择因素);

  6、已婚育龄妇女避孕措施落实率100%;

  7、已婚育龄妇女避孕节育知情选择对象合同签订率100%;

  8、一年两次育龄妇女妇检参检率100%;

  9、当年生育的二孩妇女结扎率90%以上(考虑知情选择因素);

  10、持证率100%(身份证、结婚证、准生证、出生证、独生子女光荣证、流动人口生育证明书);

  11、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率100%;

  12、女性流动人口中当年生育的人员避孕措施落实率100%;

  l 3、流入人口验证率100%;

  14、女性流动人口合同签订率1 00%;

  15、出生婴√l性别比达到国家科学测算正常比例:107(男):100(女)。

  二、综合管理

  l、成立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坚持网络管理,中心校与各学校签订责任书,层层明确责任,做到责任到人。

  2、按计生工作要求及文件规定的程序按时办理一切手续。

  3、搞好对育龄妇女的优质服务和生殖保健服务工作(对49岁以上妇女进行一次妇科病检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关爱女孩”、“预防艾滋病”等活动。

  4、继续加强完善计生档案管理工作(其中要特别注意掌握人员的变动情况,做好9月中旬的更卡工作);按时报送计划生育的'表、册、卡、单及相关材料,要求准确可靠,差错率为零。

  5、随时掌握计生工作的新要求,并做好学习、宣传、贯彻工作。抓好育龄对象的培训工作。

  三、奖励和惩罚

  责任书的执行情况年终由中心校织检查结帐。

孕妇学校工作计划5

  一、目标人群

  符合生育政策、计划怀孕的夫妇,包括流动人口中符合生育政策、在现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计划怀孕的夫妇。

  二、工作目标

  (一)全社会重视预防出生缺陷工作,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联动,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

  (二)作为国家项目点,目标人群参检率达90%以上;

  (三)计划怀孕夫妇优生知识知晓率达90%以上;

  (四)建立区、镇(街)、村(居)三级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质量控制体系。

  三、服务内容

  主要包括优生健康教育、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临床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风险评估、咨询指导、早孕及妊娠结局追踪随访。服务内容19项,其中医学检查14项,基本服务5项。

  具体内容参照《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试点工作技术服务规范(试行)》(国人口发〔20xx〕31号)执行。

  四、服务模式

  我区实行县级直接服务模式。镇(街)和村(居)两级在完成确认服务对象、采集信息、宣传动员、发放免费服务卡等基本服务工作的基础上,定期组织服务对象到区计划生育指导站进行医学检查。镇街完成所有人群的.早孕及妊娠结局随访工作。

  五、工作职责

  (一)村居级。

  1.负责收集辖区内计划怀孕夫妇信息,拟定应接受服务的夫妇名单;

  2.协助镇(街)随访人员入户开展健康教育,告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和《生育服务证》办理流程,发放《孕前危险因素自查表》和《免费孕前优生服务卡》、宣传折页等。每月填报《村免费孕前优生服务卡发放登记表》;

  3.动员、组织计划怀孕夫妇定期到区指导站接受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4.协助镇街开展早孕和妊娠结局随访,收集不良妊娠结局信息,报镇街计生科。

  (二)镇街级。

  1.镇街计生科在民政、公安部门的配合下,汇总辖区内符合条件的准备怀孕夫妇名单,与村居信息核对,确定辖区内免费服务对象,将《免费优生服务卡》发至各村居。流动人口免费服务对象信息,由镇街计生科及时录入《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信息系统》,流入地、流出地人口计生部门共同据此核查服务对象资格;

  2.负责组织或指导目标人群至区指导站进行医学检查。各镇街明确专人填写《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技术服务记录册》的基本信息,开展健康教育、与计划怀孕夫妇签订知情同意书。填写《优生知识讲座记录表》;

  3.负责对所有人群早孕及妊娠结局随访,填写《早孕随访记录表》、《妊娠结局记录表》、《出生缺陷登记表》,全部完成后将所有健康档案转送至区指导站保存。

  (三)区级。

  1.区指导站负责对目标人群的体格检查、医学检查、风险评估和咨询指导,填写发放《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结果及医学建议告知书》;

  2.区分一般人群和高危人群,对高危人群给予个性化咨询指导,或者提出医学建议、指导转诊和接受医学治疗;

  3.收集、完善并归档保管已完成全程服务的《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技术服务记录册》;

  4.对镇街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

  六、机构与人员要求

  (一)房屋及设备要求。

  1.区计划生育指导站设置健康教育室(人口学校)、孕前准备和咨询指导室、女性检查室、男性检查室、检验室、超声检查室、档案室等,配备必须的基本设备和设施,包括血尿分析仪、生化分析仪、酶标仪、显微镜、B超工作站和样本处理设施,以及血样储存设备。

  2.镇街计划生育服务站设置健康教育室(人口学校)、孕前筛查和咨询指导室、档案室等。

  3.村居世代服务室(岗)设置宣传橱窗(栏、架)、孕前自查和健康教育室,配备资料存放柜。

  4.所有机构服务环境应整洁、安静、温馨,达到“世代服务”标准,严格按照《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试点工作技术服务规范(试行)》(国人口发〔20xx〕31号)要求,合理布局、方便群众,注意保护服务对象的隐私。

  (二)人员要求。

  1.从事健康教育的人员应为接受过相关业务培训的技术服务人员;从事病史询问、体格检查、B超和咨询指导的人员须具备医师资质并经培训合格;从事风险评估、高风险人群优生咨询指导的人员必须取得主治医师及以上技术职称;临床实验室检查人员应当具有相应的专业学历和资质,并须接受省级以上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或卫生行政部门培训合格。

  2.镇街和村居从事孕前优生健康教育指导的人员,须接受区级岗位培训合格。

  七、经费结算

  根据国家指导原则和我省医疗卫生服务价格标准,确定每对夫妇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经费结算标准为240元,所需经费由国家、省、区财政按比例负担,每季由区人口计生委与财政部门结算;具体结算办法按照财政部、国家人口计生委印发的《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试点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财教〔20xx〕333号)的要求执行。

  八、质量控制

  (一)严把服务对象关。对参查对象要严格进行资格确认,核发免费服务卡,凭卡接受服务。坚持做到已怀孕的、夫妻缺一方到场的不查,以确保风险评估的完整性。

  (二)严把服务现场关。区指导站要按照国家规范设置相应检查室,配备必须的设备和设施。镇街计划生育服务站应设置健康教育室(人口学校)、孕前筛查和咨询指导室、档案室。

  (三)严把临床检验关。区指导站承担所有实验室项目。做好每日室内质控,记录质控结果,定期向上级报告检查结果和质量控制情况。

  (四)严把服务质量关。建立服务质量抽查、通报、考核、奖惩制度。定期抽查服务质量,并召开项目负责人和技术服务人员会议,对存在质量问题进行通报。建立集体风险评估制度。区指导站要成立风险评估专家小组,对参查夫妇进行集体评估。建立随访服务制度。所有人群由镇街计生服务站内专业技术人员每月进行一次随访指导直到妊娠结局。高风险人群实行由区专家组成员一对一的服务。对高风险人员实行层层书面交接和当事人签收回执制度,确保每个高风险人员均能在规定时间内知晓复查时间和要求。

  (五)严把资料管理关。制定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信息协调员制度和资料管理制度,专人负责、专室(柜)存放、保护隐私、管理规范。区指导站、各镇街明确专人负责资料管理与报表上报工作,区计生委指定专人负责审核上报服务报表,督查服务管理信息系统运行情况。《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技术服务记录册》保存期一般不得少于15年,其他表格保存期一般不得少于2年。

  九、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区成立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监督和管理。

  (二)加强协调工作。在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不断形成工作合力,全面推动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深入开展。建立信息平台,加强民政婚姻登记、人口计生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卫生婚前医学检查、产前检查和住院分娩信息交流反馈,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孕妇学校工作计划6

  高危孕产妇是影响产科质量的一个直接因素。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的实施,农村住院分娩、高危孕产妇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做好高危孕产妇管理工作,制订干预措施,采取有效手段,使具有不同危险因素的孕产妇能按其危险程度得到不同的健康医疗服务,改善妊娠结局,有效降低孕产妇、围产儿死亡率至关重要。

  1、存在的问题

  对我县1981年1月~20xx年12月56例孕产妇死亡原因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显示存在如下问题:

  1.1学历因素基层妇幼卫生专业人员学历层次低,业务素质、技术水平偏低。全县基层妇幼人员106人,大专以上学历8人,中专68人,高中30人。对高危妊娠分类,特别是产时高危仍有偏差,识别高危能力低。

  1.2经济因素受山区经济制约,人们健康意识淡薄,流动人口管理不到位,表现在孕期不到医院产前检查或检查次数少,造成高危孕产妇的漏管漏监。

  1.3漏报现象严重高危孕产妇的漏管、漏监、漏报现象仍较严重。从我县20xx年度对全县孕产妇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高危孕产妇漏报率达56%,产时高危漏报占80%。

  1.4救治不及时随着卫生经济体制的改革,乡镇卫生院为追求经济效益有滞留高危孕产妇现象,致使严重高危孕产妇得不到相应的医疗救治。

  1.5人口不足基层妇幼人员严重不足,装备不到位。我县27个基层卫生院中7个卫生院只有1名妇幼保健人员,卫生院产科抢救基本设备不足,造成就地抢救措施不得力。

  1.6缺乏救急交通工具由于我县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加上大多数基层卫生院没有运送孕产妇尤其是急救病人的车辆,致使一些孕产妇、新生儿失去抢救的机会。孕产妇死亡回顾性调查结果显示,死亡地点在途中、家中,基层卫生院占59%。

  2、干预策略

  2.1政府牵头,部门配合,制订完善的高危孕产妇管理制度、工作常规,保证高危孕产妇的管理工作得到有效落实。用筛查、登记、监护、转诊、随访等方式,使具有不同危险因素的.高危孕产妇按其危险程度得到不同的保健医疗服务。解决妇幼保健人员、保健员报酬,使高危孕产妇监护管理到位。

  2.2抓好人员培训,采用多种形式,分期、分级培训妇幼人员、保健员、接生员,学习高危孕产妇尤其是产时高危的定义、分类、管理程序,推广适宜技术,强化产科出血防治,进一步提高她们识别高危特别是产时高危的能力,使高危孕产妇能得到及时的监护、转诊、治疗和救助。

  2.3加强县、乡镇,特别是中心镇卫生院产科建设。争取政府、财政和外援的支持,特别是政府向基层政策性倾斜,加大投入增添基本设备和必要的产科抢救设备,提高机构应急能力,建立、健全产科各项工作制度,落实孕产妇和围产儿抢救措施。建立和完善县级中心孕产妇急救中心,建设绿色生命通道,使区域内发生的高危孕产妇特别是产时高危能被及时就地抢救,从而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

  2.4加强流动人口孕产妇计划外孕产妇的管理,发挥卫生部门的技术优势,与计划生育部门密切合作,调动计划生育人员和保健员、接生员的积极性,将流动人口孕产妇逐个登记建册,进行高危筛查、监护、转诊,并在收费上给予一定优惠。

  2.5加强健康教育。利用各种传媒、板报、宣传资料,开设孕妇学校、科学育儿学校和人际交流等手段,广泛宣传妇幼保健孕期保健知识,把妇幼保健知识宣传到每一个家庭。

  2.6发挥县保健院对基层妇幼的业务指导作用,定期派出产、儿科技术骨干,深入基层调查分析,针对影响我县孕产妇、围产儿死亡主要因素提出对策。

  2.7购置孕产妇急救的交通工具,减少因缺乏交通工具而致的孕产妇死亡。

孕妇学校工作计划7

  我院为了更好地向孕产妇提供保健服务和咨询,依照法规管理和规范孕产期保健,保障母婴安全,降低死亡风险,提高出生人口的素质,降低剖宫产率,提倡自然分娩,并普及母乳喂养知识,将继续开设公益性的孕妇学校,并制定了20xx年的孕妇学校教学计划。

  一、学员:

  所有前来我院产科门诊就诊的孕妇和家属,均会获得动员、宣传和鼓励,参加孕妇学校的学习。

  二、课程时间:

  计划每周二下午1:00 - 2:30,建议孕期至少上3次课程。在医院进行孕检的'孕妇,听课率应达到80%。

  三、师资力量:

  筛选出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良好语言表达能力的医护人员,进行细致的讲解。

  四、课程内容: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孕期身体不适的缓解方法;

  2.产前检查的要点;

  3.孕期生活方式;

  4.孕期心理保健;

  5.孕期饮食;

  6.孕期运动;

  7.自然分娩;

  8.母乳喂养;

  9.产褥期保健;

  10.新生儿保健。

  以上内容将会交互式讲授,并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进行解说。

  五、教学地点:

  门诊三楼妇产科门诊孕妇学校。

孕妇学校工作计划8

  怎样才能优育成为夫妇二人最为关心的话题,也是他们最迫切需要获得的相关知识,网络信息的发展给予他们提供了方便,但能真正面对有医学知识的医务人员的真心帮助才是他们最大的需求!

  为能够很好的给孕产妇提供保健服务及咨询,依法管理和规范孕产妇保健,保障母婴平安,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消除新生儿破伤风,提高人口素质,而且从我院开办公益性孕妇学校以来,深受孕妇及家属的好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我院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因此我院将继续开办孕妇学校,要求凡到我院产科门诊就诊的孕妇及家属,都要参加孕妇学校的学习,整个孕期听课至少2次,计划每月第一和第三周六上午9:00——11:00集中讲课,使每个孕产妇及家属都能了解相关知识。

  孕妇学校的办学宗旨就是让所有准爸爸,准妈妈都能拥有一个聪明健康的宝宝,为了这样一个目的,我们为已经怀孕的准爸爸准妈妈系统地介绍一些有关的围产期专业知识,希望通过我们的讲解对大家有所帮助。

  内容简介孕妇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准爸爸准妈妈孕育新生命的重要课堂,是构建和谐家庭和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为使大家得到优质高效的健康知识宣教服务,达到优生优育和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目的我们成立了孕妇学校,通过多媒体幻灯方式进行围产期保健知识宣教。

  具体讲解内容如下

  产科检查须知:说明孕期检查的重要性,介绍产前检查包括例检和定期检类,

  有哪些项目,分别有什么作用?胎教的种类和方法;如何数胎动?孕期常见不适及应对方法;孕期保健孕期补充营养的原则;孕期运动与自我保护动作,孕期如何合理进行体重管理,合适的体重增长有利于自然分娩,减少妊娠合并症。妊娠期常见并发症及如何预防?

  临产与分娩:分娩的征兆,入院准备,孕晚期出现哪些情况应立即去医院?分

  娩过程是怎样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配合;分娩减轻疼痛呼吸法与放松技巧分

  娩过程舒适的体位;自然分娩与剖宫产的比较;参观产科。

  母乳喂养母乳喂养的好处;纯母乳喂养的时间;怎样保证有足够的母乳?母乳喂养的技巧;正确哺乳姿势和含接方法;母乳喂养中常见的问题和应对方法。

  新生儿护理;新生儿主要生理特点;新生儿特有的生理现象;新生儿日常护理;

  手把手教会你如何给孩子洗澡;婴儿游泳的好处;婴儿扶触的好处。

  产褥期保健;产妇产后休息与活动;合理营养;如何防止尿潴留,便秘?如何帮助子宫复旧,恶露;会阴切口的护理;个人卫生;乳房护理,心理护理,哺乳期用药;出院护理,产后锻炼;剖宫产术后的注意事项。

  讲课结束后准父母们还可以就孕产期个人所关注的问题与主讲老师进行互动式交流,面对面的回答孕产妇提出的问题,使他们了解相关知识。

  具体计划如下:

  1师资:我院从事妇产科工作20年以上,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亲和力的资深助产师和大夫主讲。

  2:时间:每个月第一和第三周六上午9:00——11:00集中听课

  3培训对象:孕妇及家属

  4培训方法:A集中讲课

  B座谈形式平时孕妇来产检时,以座谈形式进行个性化针对讲解指导围产保健知识,解答孕妇及家属提出的问题

  5集中讲课在门诊二楼会议室

孕妇学校工作计划9

  营养知识

  1、营养知识水平463例调查对象营养知识平均分为(7.17±1.74)分,及格率为44.00%。城市孕妇营养知识得分(7.53±1.60)分高于农村孕妇(6.94±1.74)分;不同职业营养知识得分,医务工作者得分(9.13±3.21)高于其他职业;而家庭妇女(6.79±1.92)分和农民得分(6.48±2.15)分低于其他职业;“经常参加孕妇学校者”得分(7.80±1.73)分高于“从不参加者”(6.98±1.69)分,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孕妇营养知识得分与文化程度间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2485(P﹤0.01)。孕妇营养知识得分与家庭收入间呈正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为0.1313(P﹤0.01)。

  2、营养知识知晓率孕妇营养知识知晓率较高的依次为:服用叶酸能预防胎儿畸形(87.91%),含碘最丰富的食物(87.35%),孕妇缺碘会造成胎儿智力低下(83.72%),蛋白质的最好来源(77.49%),经常晒太阳是否可以补充维生素D(76.42%)。孕妇营养知识知晓率较低的依次为:是否知晓六大营养素(8.70%),含铁最丰富的食物(13.35%),听说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9.72%),钙的最好食物来源(42.23%),含锌丰富的食物(44.67%)。见表1.

  3、营养知识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以营养知识得分为因变量,孕妇居住地(城市、农村)、孕妇年龄、孕妇职业、孕妇文化程度、丈夫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是否参加孕妇学校为自变量进行广义线性回归分析,方程模型总体有统计学意义(F=89.2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有:孕妇居住地、孕妇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是否参加孕妇学校。

  居住在城市,文化程度高,家庭月收入高、参加孕妇学校是营养知识得分高的有利因素。见表2。

  营养行为

  1、良好的饮食行为农村孕妇牛奶和鸡蛋的摄取频率较低,有44.58%的农村孕妇偶然或从不吃鸡蛋,75.30%的农村孕妇偶然或从不喝牛奶。其中,城市孕妇牛奶、鸡蛋的摄入频率,有意摄取富含铁和钙的食物的频率高于农村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不良的饮食行为94.5%的孕妇“偶然”或“从不”食用腌制食品,97.3%的孕妇“偶然”或“从不”食用膨化食物,95.6%的孕妇“偶然”或“从不”食用油炸食物,99.5%的孕妇“偶然”或“从不”喝咖啡,由此可见,大部分孕妇能够主动远离不健康食物。卡方分析显示,农村孕妇“经常”食用腌制食物的比例(10.81%)高于城市孕妇(0.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营养补充剂38.92%的孕妇“每天”或“经常”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59.65%的孕妇“每天”或“经常”服用叶酸补充剂,48.79%的孕妇“每天”或“经常”服用铁制剂,59.17%的孕妇“每天”或“经常”服用钙制剂。城市孕妇维生素D、铁、叶酸和钙补充剂的服用频率均高于农村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营养知识来源

  城市孕妇营养知识主要来源依次为:书籍(65.32%),医护人员(31.83%),网络(26.05%),农村孕妇营养知识来源依次为:书籍(47.21%),长辈亲朋(39.27%),医护人员(29.37%)。所有调查对象中只有7.34%的营养知识主要来自于孕妇学校。

  讨论

  孕妇营养知识得分平均分不到及格线,只有44%的孕妇营养知识得分及格,说明山东省孕妇整体营养知识水平还不高。营养知识中,“服用叶酸能预防胎儿畸形”、“孕妇缺碘会造成胎儿智力低下”知晓率较高,说明孕妇对于营养缺乏导致的较严重的不良后果认识明确。而对“六大营养素包括哪些”、“是否听说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钙的食物来源”、“铁的.食物来源”等基础的营养知识了解不多,因此在对孕妇进行营养宣教时,应加强相关营养基础知识的教育,尤其是平衡膳食、营养素食物来源方面的知识更具有实际应用价值,能够指导孕妇合理选择食物,平衡日常饮食。

  城市孕妇营养知识得分高于农村孕妇;医务人员的营养知识水平明显高于其他职业,而家庭妇女、农民的营养知识水平明显低于其他职业;同时,营养知识得分与孕妇文化水平、家庭收入呈正相关,与陈邦华等在湖北省的研究结果类似。

  Barnara等研究也证实:母亲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收人与胎儿营养状况密切正相关。提示在进行营养宣教时,要针对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文化水平制定有针对性的宣教方案。尤其是针对家庭妇女、农民、低收入者以及文化水平低者,怎样让他们获得更多的营养指导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大部分孕妇饮食行为比较合理,能够注意营养平衡,有意摄取胎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减少有潜在危害食物的摄入。但农村孕妇营养水平低于城市孕妇,与赵春等报道一致。

  农村孕妇牛奶和鸡蛋的摄取频率较低,有44.58%的农村孕妇偶然或从不吃鸡蛋,75.30%的农村孕妇偶然或从不喝牛奶,有意摄取富含铁和钙的食物的频率也低于城市。

  本次研究所选择的农村孕妇来自于妇幼保健院,这些孕妇已经具有一定的保健意识,目前还有很多农村孕妇怀孕后不去医院做产前检查,这部分孕妇的营养知识水平可能更低。因此山东省农村孕妇实际的营养知识水平以及良好饮食行为频率可能低于此次研究的结果。

孕妇学校工作计划10

  20xx年孕妇学校教学计划 为能够很好的给孕产妇提供保健服务及咨询,依法管理和规范孕产期保健、保障母婴平安,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降低剖宫产率,倡导自然分娩,宣教母乳喂养相关知识,我院继续开办公益性孕妇学校,现制定20xx年孕妇学校教学计划。

  一:教学对象:凡到我院产科门诊就诊的'孕妇及家属,均动员、宣传、鼓励其参加孕妇学校的学习。

  二:时间安排:计划每周二下午1:00---2:30,孕期至少听课3次。来我院孕检的孕妇听课率达到80%。

  三:师资力量:安排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及较好语言表达能力的医护人员细致讲解。

  四:授课内容:1.孕期常见身体不适的缓解方法;2.产前检查主要内容;3.孕期生活方式;4.孕产期心理保健;5.孕期营养;6.孕产期运动;7.自然分娩;8.母乳喂养;9.产褥期保健;10.新生儿保健。以上内容循环、穿插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讲解。

  五:授课地点:门诊三楼暨妇产科门诊孕妇学校。

【孕妇学校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学校工作计划05-24

学校美育工作计划03-29

学校卫生工作计划06-10

学校体育工作计划06-14

学校保安工作计划12-14

学校档案工作计划07-11

学校工作计划08-17

学校预防工作计划11-17

学校节能工作计划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