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经典诵读社团活动计划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成绩已属于过去,新一轮的工作即将来临,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开始制定一个计划。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计划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经典诵读社团活动计划,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经典诵读社团活动计划1
一、指导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经典诵读,抓住孩子13岁之前的黄金般记忆年段,寓教于乐,每天只需5至10分钟,帮助孩子用最轻松、最快捷的方式背熟《《三字经》、《论语》、《增广贤文》等大量中华优秀的经典名篇,使孩子在最佳的年龄段能接受祖国源头文化的熏陶,通过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
二、实施目标
1、通过经典诵读工作的实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祖国优秀文化的兴趣,促使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多读多背以加强语感,积累语言,陶冶情操,丰富想象。
2、建立经典诵读、古诗词吟诵教学模式,寻找更适合学生学习经典作品、古诗词的途径,
并带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3、通过对大量经典作品、古诗词的吟诵和记忆,锻炼并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激活并发展学生的思维力。
三、诵读内容
一至三年级《三字经》《小学生必备古诗80首》
四至六年级《弟子规》《增广贤文》《论语》
四、具体实施
(一)经典诵读时间
1、每天早上利用晨读十分钟,随到随读。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自由对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吟诵。
2、利用课前的三分钟、睡前10分钟和每周国学课中落实。做到定内容,定任务,并鼓励学生临摹经典诗文,自由阅读喜欢的读物。
(二)诵读要求
1.经典诵读应遵循以下原则:
模糊性原则:不求甚解,只求熟读成诵。
差异性原则:整体推进,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差异性。
自主性原则:允许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给予相应的评价。
鼓励性原则:评比鼓励,以表扬为主,引导学生热爱经典为根本。
2.各班经典诵读力求做到:学校活动与班级活动相结合;个人学习与集体辅导相结合;诵读与展示相结合;评比与激励相结合。
3.经典古诗文背诵之“三要”:心要专——专心致志、不可分心;眼要准——仔细看准、全神贯注;口要到——边看边读、通顺流畅
(三)经典诵读活动措施
1、创造经典诵读活动的氛围
通过校园文化墙的建设、校园广播、国旗下讲话、班级文化建设中的经典诗文图展以及利用宣传板、黑板报、手抄报、学校大型文艺汇演等形式让学生随处可欣赏感受到经典古诗文佳作佳句,在有意、无意之中将其记住。
2、积极开展经典诵读专题校本教研活动,结合省级课题,加强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并研究学生的记忆规律,探讨经典诵读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先背诵大量的古诗文,实现“量”的积累,充分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浸润,厚积而薄发把经典诵读、古诗吟诵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3、在课程安排上,每周安排一节国学教育课,教师引导学生诵读,教给学生基本的诵读方法,落实诵读任务。并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倡导学生自主阅读一定量的经典诗文。
4、每个班级要制定经典诵读教学计划。结合“课内比教学”开展研讨课,扎实有效的落实好课堂教学。
5、要把握好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相结合,课堂教学和课外诵读相结合的原则,做到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不增加家长经济负担。每日晨读、课前诵读形成常规,教师全程参与,学生全员参与。每班选一名普通话好,朗读水平高的学生做带读的小老师并参与星期一国旗下领诵。鼓励学生每天回家后和家长一起诵读5分钟,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寻找机会让学生多接触优秀经典诗文,多读多背从而多用,使优秀诗文背诵和阅读课外书籍活动成为课外生活的一件乐事。
经典诵读社团活动计划2
一、指导思想
自学校开展诵读活动以来,已经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和社会影响,但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我会坚定不移地抓好实验工作。使诵读成为学校的一大特色。
二、总体目标
通过学校和家庭组织小学生诵读《弟子规》、《三字经》、《古诗词》《诗歌》等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便捷的方式,获得主流文化的基本熏陶和修养。
(1)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2)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心地向善,修养提高。
(3)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4)培养小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
(5)引导父母子女一起诵读,增进亲子感情,提升家庭文化品位。
三、具体措施
采取学生集体背与单独背、小老师教读与老师讲故事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小型而灵活多样的诵读活动,不断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如:采用比赛的形式,看看五分钟的时间内谁背的多;比比看谁最先背下一条;规定任务,谁先背下谁就可以先出去玩(这一方法最好用,能更好地激励孩子背诵的热情,只是咱们场地有限,让先背下来的孩子在走廊上玩,他们的声音又太响了,影响其他孩子背诵)
着重面向家长进行相关的宣传,赢得家长的理解和更多支持,多向家长征询意见和建议,形成校内校外的合力,促进诵读活动卓有成效地开展下去。
通过古诗诵读活动我们大有收获,也充满信心。我们会继续坚持,并不断摸索出更新更好的方法,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学期,我们将继续努力,让师生沐浴在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的阳光中,在唐风宋雨的滋润下,健康幸福地成长。
经典诵读社团活动计划3
一、社团名称:雨后春笋社
二、社团计划: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经典古诗文是我们中华的传家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我们应该生生不息地传承这一瑰宝。通过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弘扬它,提高学生的文化,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一)、诵读目标:
1.总体目标:通过学校组织小学生诵读、熟背古诗、古文和现代美文,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便捷的方式,获得中华文化的熏陶和修养。
2.具体目标:
①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②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③培养小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④通过天天诵读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
(二)、诵读内容:
1、经典诵读读本
2、语文课本中的日积月累
3、教师推荐阅读书目
(三)、诵读具体措施:每天利用早读前的10分钟组织学生诵读,并做到全程参与,学生全员参与。回家后,鼓励学生和家长诵读10分钟,充分利用零碎时间。
1.每日早诵读形成常规,学生自由选读。
2.每周二语文读书课时间,进行古诗吟诵、分组背、个别背、接龙背、默背等学习游戏活动。
3.利用黑板报、手抄报等多种媒体,展示经典佳句,营造诵读的`氛围,使学生走进经典,耳濡目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陶冶情操。
4.设立经典诵读评价卡。形成评价体系,使经典诵读持久、有效地进行。
5.每月举行一次诵读擂台赛,评选班级“诵读大王”、“诵读能手”或“每月一星”,以此激发学生们的诵读热情。
6、开展一次经典诵读主题活动或读书节。
三年级经典诵读活动安排表:
诵读时间
九月份诵读内容经典诵读古诗1-10首课本上的日积月累推荐阅读《洋葱头历险记》
十月份经典诵读古诗11-20首课本上的日积月累推荐阅读《笨笨猪》
十一月份经典诵读词1-10首课本上的日积月累推荐阅读《吹牛大王历险记》
十二月份经典诵读儿童诗1-10首课本上的日积月累推荐阅读《洋葱头历险记》
元月份经典诵读选背宋词儿童诗课本上的日积月累推荐阅读《金银岛》
经典诵读社团活动计划4
一、指导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我们将以学校指导计划为基础,通过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使学生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让学生从小就开始广读博览,日积月累地增长语言文化知识,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
二、活动原则:
1.不求甚解,只要熟读会背。
2.不要苛求,要多多鼓励。不要用同一标准要求全体学生。
3.不要一暴十寒,要持之以恒。
4.不要死板,要注重兴趣。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授课进度表:
授课时间第四周
授课人王锦秀
授课内容
1、秋的篇章(一)
2、古诗《芙蓉楼送辛渐》
第五周孙琦
1、秋的篇章(一)
2、古诗《从军行》
第七周王锦秀
1、秋的篇章(二)
2、古诗《出塞》
备注
第八周孙琦
1、秋的`篇章(二)
2、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第九周王锦秀
1、秋的篇章(三)
2、古诗《菊花》
第十周孙琦
1、人物描写片段
2、古诗《秋夕》
第十一周王锦秀
1、人物描写片段
2、古诗《滁州西涧》
第十二周孙琦
1、物品描写片段
2、古诗《竹枝词》
第十三周王锦秀
1、古诗《客中作》
2、古诗《乌衣巷》
第十四周孙琦
1、动物描写片段
2、古诗《暮江吟》
第十五周王锦秀
1、冬天的片段(一)
2、古诗《凉州词》
第十六周孙琦
1、冬天的片段(二)
2、古诗《晚春》
第十七周王锦秀
1、古诗《山中留客》
2、古诗《江南逢李龟年》
第十八周学校验收
经典诵读社团活动计划5
为使每一名学生的终身发展积淀厚重的国学底蕴,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特制定活动计划如下:
一、经典诵读活动宗旨:
1、传承中华文化:
通过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与书为友,与大师对话,寻根问祖,感受民族文化渊源流长,儒家思想博大精深,从经典中汲取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获得古圣先贤的智慧之光,修复文化传承的断层缺失,让学生接受实实在在的“中国人”的教育。
2、陶冶性情品德:
与圣贤相伴,与经典同行,美心美文,嘉德懿行。在诵读经典中潜移默化,培养仁义敦厚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感恩图报的品质,勇于担当的胸襟。
3、提升语文素养:
在诵读熟背中,扩大阅读量,增强语感,感受精华,增加经典储备,扎下语文学习的厚实功底,促进《课程标准》关于课外阅读、记诵任务的落实,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4、推进素质教育:
诵读经典,培养心灵,汲取营养,启迪心智,使学生在道德、文化、智能等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进一步推进我校素质教育,构建儒雅校园、精神家园、和谐乐园。
二、经典诵读活动主题:
活动以“诵经典 品书香 塑人格 ”为主题,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我校广大学生诵读成果,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三、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学校和家庭组织小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便捷的方式,获得主流文化的基本熏陶和修养,促进小学生健康和谐发展。
2、 具体目标:
(1)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2)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知书达礼,心地向善,修养提高,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3)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4)引导父母子女一起诵读,增进亲子感情,提升家庭文化品位,构建和谐家庭。
四、诵读内容:
主要诵记内容以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篇目、《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百家姓》等。同时,精选中外现、当代诗文。
五、诵读措施:
1.创造“四条途径”,激发诵读兴趣。
一听,即听范读。周五活动时间,给学生播放朗读视频,其内容有经典朗诵、赏析以及有关经典的趣闻轶事等。
二看,即通过黑板报的形式让学生随处可欣赏到经典佳作佳句,在有意、无意之中将经典记住。
三抄,让学生做经典卡、办手抄报、制经典集。
四赛,组织经典诵读方面的竞赛,以竞赛促使学生扩大经典的.诵读量。通过活动来检测学生诵读方面的效果,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的热情。
2、借助于家长的帮助,动员家长为孩子课外诵读经典给予支持,让他们结合生活情景,引导学生把记忆中的经典文化还原生活——也就是看到某种景色,或在某个生活细节,引导孩子说出与之相映的经典名句来。这样,孩子在家长的帮助下会更注重积累,并会在不知不觉中把所学的经典文化“内化”。
3、“人人是老师,处处是教室”。只要有热情,能读拼音,就能成为一个诵读老师。
经典诵读社团活动计划6
一、训练目标:
1.通过各项活动,拓展学生的朗诵水平,激发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培养朗诵新秀。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在文学实践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2.把朗诵、文学欣赏、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审美修养,定期开展活动,提高学生的朗诵理论水平和对作品的`欣赏能力。
3.健全组织,积极开展各项活动,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好各项活动。
4、深化素质教育,通过朗诵诗社开展的表演、交流研讨等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让学生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二、训练要求:
通过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使学生在记忆力最好的时候,
以最便捷的方式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修养,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熏陶,传承中华文明,发扬中华文明,提高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三、学情分析:
本次参加古诗诵读兴趣小组的都是一年级的孩子,识字量不多,对古诗文的了解和掌握也不多。根据掌握情况尽可能做到面向所有学生,平衡进度,同时也要兼顾个别进步大的学生,个别讲解,以优促差。
四、训练时间:
每周三下午第二节课
五、训练地点:
一(2)教室
六、训练安排
1、《咏鹅》朗读、简单理解、背诵《咏柳》朗读、简单理解、背诵
2、《登鹳雀楼》朗读、简单理解、背诵《春晓》朗读、简单理解、背诵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朗读、简单理解、背诵《静夜思》朗读、简单理解、背诵
4《赠汪伦》朗读、简单理解、背诵《送孟浩然之广陵》朗读、简单理解、背诵
5《早发白帝城》朗读、简单理解、背诵《绝句》朗读、简单理解、背诵
6、《枫桥夜泊》《游子吟》朗读、简单理解、背诵
7、《赋得古原草送别》《小儿垂钓》朗读、简单理解、背诵
8、《悯农》《寻隐者不遇》朗读、简单理解、背诵
9、《山行》《清明》朗读、简单理解、背诵
10、《题西林壁》《小池》朗读、简单理解、背诵
11、《所见》《村居》朗读、简单理解、背诵
12复习
13复习
经典诵读社团活动计划7
一、指导思想
自学校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以来,已经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和社会影响,但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我会坚定不移地抓好实验工作。使中华经典诵读成为学校的一大特色。
二、总体目标
通过学校和家庭组织小学生诵读《弟子规》、《三字经》、《古诗词》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便捷的方式,获得主流文化的基本熏陶和修养。
(1)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2)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心地向善,修养提高。
(3)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4)培养小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
(5)引导父母子女一起诵读,增进亲子感情,提升家庭文化品位。
三、具体措施
采取学生集体背与单独背、小老师教读与老师讲故事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小型而灵活多样的诵读活动,不断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如:采用比赛的形式,看看五分钟的时间内谁背的多;比比看谁最先背下一条;规定任务,谁先背下谁就可以先出去玩(这一方法最好用,能更好地激励孩子背诵的热情,只是咱们场地有限,让先背下来的孩子在走廊上玩,他们的`声音又太响了,影响其他孩子背诵)着重面向家长进行相关的宣传,赢得家长的理解和更多支持,多向家长征询意见和建议,形成校内校外的合力,促进诵读活动卓有成效地开展下去。
通过古诗诵读活动我们大有收获,也充满信心。我们会继续坚持,并不断摸索出更新更好的方法,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学期,我们将继续努力,让师生沐浴在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的阳光中,在唐风宋雨的滋润下,健康幸福地成长。
经典诵读社团活动计划8
一、活动理念
经典著作是我国民族文化教育精神的一个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的根基,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纽带。正是通过文化经典,民族精神才得以传播和不断发展,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意义深远,基于此种认识,我校把“中学生诵读中华文化经典”活动作为民族精神教育规划中的重要板块之一。
二、活动目标
通过诵读、熟背经典,以达到文化熏陶、智能锻炼与人格培养的目的。了解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思。
1.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了解祖国优秀文化,提升人文素养。
2.让学生诵读经典、理解经典,以经典诗文,陶冶学生高雅情趣,开阔胸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培养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
3.在诵读熟背中增大识字量、扩大阅读量、增加诗文诵读量,培养学生读书兴趣,掌握诵读技巧,培养阅读习惯和能力,使学生在诵读中增强语感,感受文言精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审美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4.在学校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营造和谐的、人文的、丰富的校园文化。
三、诵读内容
《弟子规》《三字经》。
四、活动方法
1 .开设经典诵读课、活动课。每周一节,由语文老师担任教师。通过开展晨读、早读、语文课前三分钟、课外活动等时间让学生积极参与经典诵读活动,确保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在时间、数量、质量的保证。
2.语文阅读课。
1)阅读课利用几分钟作为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时间,各班每周以经典诵读课为载体,做好诵读工作。
2)校本、地方等活动课。
3)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实践活动。
经典诵读社团活动计划9
一、指导思想
为了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理念,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和提高学生的诵读水平,打造“书香校园”特色项目,实现文化育人,成立“闽南童谣 经典诵读”社团,根据学生的特点,特制定活动计划如下。
二、总体目标
通过学校和家庭组织小学生诵读《唐诗三百首》《闽南童谣一百首》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便捷的方式,获得主流文化的基本熏陶和修养。
1.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2.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心地向善,修养提高。
3.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4.培养小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
5.引导父母子女一起诵读,增进亲子感情,提升家庭文化品位。
三、具体措施
1.通过各项活动,拓展学生的朗诵水平,激发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
培养朗诵新秀。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在文学实践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2.把朗诵、文学欣赏、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审美修养,定期开展活动,提高学生的朗诵理论水平和对作品的欣赏能力。
3.健全组织,积极开展各项活动,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好各项活动。
4.深化素质教育,通过朗诵诗社开展的表演、交流研讨等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让学生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四、活动内容
1.任课老师宣布诗歌朗诵会的意义、活动设想及注意事项;
2.每位同学认真收集自己喜欢的诗歌,并要谈谈自己喜欢这首诗歌的原因。
3.组织学生将收集到的诗歌相互交流,并互相朗诵,作好准备;
4.选出对诗歌有一定欣赏能力、有一定文学基础的同学担任评委,并宣布优秀诗歌评选的标准;
5.在班级中举行诗歌朗诵会,组织学生评委选出优秀诗歌朗诵者名单;
6.将学生选出的部分优秀诗歌贴于班级布告供其他学生欣赏;
7.请获奖同学以座谈会的形式畅谈自己的对作品欣赏的感受。
五、具体安排:
第一次:招募社团成员,组建诗歌朗诵社团。
第二次:阅读引导 教你怎么去读书。
第三次:朗诵技巧及训练
第四次:结合学校参经典阅活动契机,引领社员广泛阅读经典之
《唐诗三百首》,《闽南童谣一百首》。
第五次:讲座:什么是朗诵
第六次:讲座:朗诵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第七次:怎样选择朗诵材料。
第八次:怎样把握作品内容。(1、正确深入地理解)
第九次:怎样把握作品内容。(2、深刻)
第十次:怎样把握作品内容。(3、丰富、逼真的想象)
第十一次、第十二次:朗诵的基本表达手段(停顿)
第十三次、:朗诵的基本表达手段。(重音)
第十四次:总结收获,评选表彰优秀社员。
通过经典诵读活动我们大有收获,也充满信心。我们会继续坚持,并不断摸索出更新更好的方法,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学期,我们将继续努力,让师生沐浴在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的阳光中,弘扬闽南文化,在唐风宋雨、闽南童谣的滋润下,健康幸福地成长。
【经典诵读社团活动计划】相关文章:
经典诵读活动计划12-02
小学经典诵读活动计划05-30
少年宫经典诵读活动计划01-11
社团活动计划10-01
社团活动计划06-07
足球社团活动计划08-18
科技社团活动计划04-21
篮球社团活动计划02-22
篮球社团活动计划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