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作文[优选]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传统节日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中国传统节日作文1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盼着盼着,一年一度热闹的端午节又悄悄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
在我的家乡端午节这一天可热闹了!我们包粽子、赛龙舟,每家每户还挂起艾草,系五彩绳拜先祖……。瞧,几家人凑在院子里包粽子喽!有的用绿油油的竹叶包,有的用艾叶包,还有的用荷叶包,一阵阵香味扑鼻而来。粽子的口味也很多,有甜粽有咸粽还有辣粽,这是我们家乡粽子的特点。这些粽子勾起了我的.食欲,真的好想吃一口啊。
隐隐约约我听到院外传来的口号声“一二三,一二三……”我赶忙往外面跑去。哇!原来大人们在赛龙舟呢!“比赛开始啦!”牛角声一响,队员们奋力地摆动着船桨,一艘艘的龙船就像一支支离弦的箭一样向前飞,我的心也提到嗓子眼了。在我的家乡,把赛龙舟叫做“扒龙舟”,坐在龙舟的第一个人是专门敲鼓打节奏喊口号的。如果参赛队员的节奏不一样,会导致船行驶速度慢。队员们用力的摆着船桨,一朵朵水花也哗哗地跳跃着,开怀大笑着。参赛队员们弯下腰,把船桨悬空在水面上又同时深深的插入水中。划桨地那一瞬间,我看到“龙”在河面上飞腾。“百舸争流”,龙舟越划越有劲!欢快的水花和队员们的汗水交集在一块,嘿咻嘿咻地喘气声挡不住队员们团结一致向前冲的龙舟。观赛区的观众们也在为他们加油呐喊,队员们快速地的摆动着船桨互不相让,只见标着一号的龙船扑向了终点,观众们欢呼起来,队员们也激动的用船桨拍打着水面。
端午节真热闹,既可以吃粽子,又可以看刺激的扒龙船。我们用不同的方式纪念着先祖,感恩着现在的美好生活。我想自己快快长大,等到下一个端午节我也能坐上龙船竞相争游。
中国传统节日作文2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听到这首儿歌,就让我想起五月初五——端阳节。
回想过往,记得有一年端午节让我印象深刻,那是我第一次学包粽子。清早,一阵浓郁的糯米夹杂着粽叶的香味把我从梦中唤醒了,来到客厅,桌上已经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准备材料,有粽叶、棉绳、鲜肉、花生、蜜枣……真让人眼花缭乱,馋得我口水直流。
只见奶奶将两片粽叶重叠在一起,将大的一头圈成一个漏斗的样子,然后放入米,再把多余的叶子顺着漏斗包裹起来,最后将绳子横在三个角之间,绑好两个角,这样一个粽子就诞生了。我在奶奶旁边耳闻目睹,认为简单的包粽子根本难不住聪明的我,我一定会不学自通。
开始动手,我拿出一大一小两片粽叶,学着奶奶的样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里放入一些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块猪肉,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我得意极了,比想象中顺利地完成一大半。可是,当我再把叶盖好时,糯米就像孩子似的不听我的使唤了,接一连三地跳出来,我急得直跺脚。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围”——倒掉一点点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气。
哈哈,总算到了最简单的步骤——扎棕绳。看我大显身手,我接过棕绳,先五花大绑捆了一圈,又打了一个蝴蝶结。
大功告成,我拿起粽子准备放入碗中,不小心拉了下绳短的部分,“哗啦”一声,粽叶散开了,一粒接一粒地掉到地上。我目瞪口呆,又无可奈何,只好跟着步骤又重新包了几个粽子。当锅中有热气时,我终于吃上了我的可口粽子。
包粽子太不容易了!回顾过往,我想起了老师的一句话: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我们今天拥有的幸福生活都是前人劳动得来的。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也一定要学会珍惜一点一滴,努力拼搏,通过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好人生!
中国传统节日作文3
清明时节,家家户户都要捣麻糍,带上山给先辈们“品尝”。
说起做麻糍,工序还挺多的,得先把糯米用冰凉的水浸泡一夜,再把米粒儿压成米粉,要压得又细又小,这样做出的麻糍口感好,咬一口,满口米香。
第二天,奶奶就会起个大早蒸米粉,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的了的活儿,蒸出来的'粉又香又糯,那才是最牛的。等浓浓的米味儿一冒出来,奶奶便麻利地倒出米粉团,跑着送去给爸爸和叔叔捣。那速度,简直就是健步如飞啊。
叔叔和爸爸早已经万事具备,只欠“粉团”。粉团一送来,他们就抡起那又重又大的木槌,砸向那石臼中软软的粉团。我站在旁边好奇地看着,手中拿着奶奶刚塞给我的松花粉罐,看着他们头一点一点的就像小鸡啄米似的。渐渐的,粉团被捣得均匀起来,看那诱人的样子,咬起来一定很有嚼劲儿!我兴奋地想,眼睛火辣辣地盯着,不知不觉地咽了下口水。
妈妈看粉团光滑了,一声令下,爸爸和叔叔来了个急刹车,气喘吁吁地把锤放到一边,捧出嫩嫩的粉团儿,刚要放桌子上时,我猛然发现松花粉还在怀中,忙大叫:“快停下!松花粉!”趁大家发愣,我一口气冲上前,将松花粉轻轻薄薄地铺在上面,又洒了些在粉团上,这松花粉细腻丝滑,倒在案板上就是为了防止粉团黏住。
回来时,妈妈已经把粉团擀平了,拿起菜刀先切下外面的几片,便开始切里面了。望着那方方正正的麻糍,我没敢拿,那是要先给祖辈们吃的,可那香味勾引着我的胃,忙了半天,肚子早在抗议了。突然看见妈妈拿起一条外边的麻糍朝我晃了晃,我明白了:边缘的不规则的不用先给祖辈,可以吃。我欢呼一声迅速夺了过来,溜到一边大吃起来。我迫不及待地一口咬下去:连着软软的丝,香糯的麻糍一入口,清甜的香气便充满了口腔,连呼出的气都是香的呢。
一小时后,我们带着新鲜出炉的麻糍和美酒佳肴上山了,要去给先辈们“尝尝看”。
中国传统节日作文4
每逢清明,我看到外婆在厨房忙碌,就知道她一定又是在做青团了。
在我的家乡有清明节做青团的习俗。青团色泽翠绿,糯韧绵软,清香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咬一口满嘴巴艾草的香气,妈妈和外婆特别喜欢吃,而我最喜欢的却是和外婆一起去野外采摘做青团所需要的蒿菜。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四月的'野蒿摇着一个个嫩绿的小手掌,只等着我们来把它采摘。园子里,田埂上,小路边到处都是它们的身影。外婆告诉我要选些最嫩的尖端叶子,这样做出来的青团才能糯软。我却不肯老老实实地摘,春天的野菜地到处都印着我撒欢的小脚丫。我摘下一朵蒲公英,轻轻一吹,一把把白绒小伞载着我银玲般的笑声便四处飘去。
将采回来的野蒿,洗净,用水焯熟,切碎,挤出汁后,就可以开始做青团了。在蒿菜汁中加入适量糯米粉,加水,反复揉搓,使蒿菜和糯米粉分布均匀,揉成鲜绿色面团备用。再准备白糖豆沙等馅,绿色面团搓成长条,然后把长条大小均匀地切成小方块,再从中取出一块小方块,用勺子舀一勺馅,然后将馅填入,就可以把它捏成各种形状了。我用手把它捏成了饺子,妈妈用手揉成了圆形,外婆喜欢把它压成四方形。
终于到蒸青团这一步了,蒸青团也很有讲究呢。因为青团很粘手,所以蒸青团时下面可以垫棕叶或涂上植物油。把青团放入蒸锅里,盖上盖,大概蒸20分钟左右。外婆说青团熟了,我连忙打开锅盖,顿时热气腾腾,清香扑鼻。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个,“妈呀,太烫了”我忙左右手不停交替的拿着青团,嘴还不时地朝青团吹气。青团终于凉了一些,我小小地咬了一口,赤红的豆沙馅就流了出来,红绿相间实在是太诱人了。轻轻一吸,顿时,馅儿涌进了我的嘴里,好醇,好润,好甜。大概是因为我自己做的,我觉得青团简直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食物了!
我喜欢吃青团,也爱上了做青团。
中国传统节日作文5
清明将至,翠柏凝思。清明节那天下午,姨妈带我和弟弟去了兰江公园扫墓。空气中还有细细的雨丝洒落在我们头上、脸上,浸湿了我们的衣裳。公园里樱花的花瓣散落在地上,绿茵茵的草地有了这粉红的花瓣,就像是织锦上有绣上了美丽的图案。这不禁让我想起杜牧的那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牧童遥指杏花村。”不正好应景么?
很快,我们来到纪念碑下,我们静静的'默哀一分钟,接着拿着菊花围着纪念碑绕了一圈,最后把金灿灿的菊花轻轻放在纪念碑下。姨妈给我们讲了纪念碑的由来后,我才明白,这个纪念碑纪念的是为了解放澧县而献出生命的那一千六百余名战士所立的,纪念碑上站着一个神采奕奕吹小号的士兵,好像时刻提醒着我们一定不能忘记历史,时刻准备着为建设自己的家乡而奋斗。姨妈还讲了澧县的名人“蒋翊武”的故事,我深深地敬佩这些为了解放新中国而前仆后继奉献生命的革命烈士,我也真正明白了清明节这个传统节日一直传承的意义——铭记先辈,感恩他们的无私奉献。望着高大的纪念碑,我默默地说:“解放军先烈们,谢谢你们!没有你们就没有我们这美好的生活!”
离开纪念碑,姨妈带着我们在公园散步。公园的景色也异常美丽,小蚂蚁忙着搬运粮食,小蝴蝶喝着露珠,小花姿态各异,有的弯下腰像在偷听动物们说话,有的像士兵一样站在那儿,有的还是含苞待放,有的只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却全展开了!小草也从地下探出头来,好奇地张望四周,多么热闹呀!
这个清明节让我终身难忘,因为我真正了解了一个传统节日的意义,我也会承担使命,做一个“吹号手”,将这个节日的文化继续传承。
中国传统节日作文6
又是一年五月五,粽香满堂飘。
端午节上午,阳光招呼微风,裹着邻家粽香,穿过窗户,给室内涂上一层淡淡的金色。蜜枣红豆糯米,勺子棉线粽叶,桌子上早已摆得满满当当。我站在桌旁,一眼不眨地看着妈妈包粽子。
只见妈妈拿起两片煮过的粽叶,交错叠在一起,折弯成圆锥状,放入一勺已经搅拌好的红豆糯米,塞入一个蜜枣,再补上一些红豆糯米。然后,双手抓住粽叶,上下轻轻震动,将糯米压结实。接下来,左手抓住粽子,右手翻折粽叶,将粽子封口。最后用棉绳将粽子“五花大绑”。一个个棱角分明的粽子就这样在妈妈手中变出来了。
“多简单,我也会!”我跃跃欲试,抓起粽叶,学着妈妈的样子,把粽叶卷起来,放入糯米。我正要将粽子包起来,忽听到窸窸窣窣的声音。不好!糯米从下面漏出来了。原来粽叶没卷紧,成了漏斗。怎么到我手里,糯米、粽叶就不听使唤了?我失望地看了看妈妈。
“没关系,再来一次。”妈妈给我讲了一些技术要领,又示范了一遍。果然,在妈妈的指导下,我将粽子包成形了。我喜滋滋地拿起一根棉绳,将粽子扎起来。谁知刚缠了一圈,手一滑,粽子“啪”的一声,掉在桌上,粉身碎骨。唉!到了最后一步,还掉链子。我无奈地望了望妈妈。
“有进步,再试试。”妈妈鼓励着。我吸取了前面的经验教训,小心翼翼地做好每一个动作,终于完成了最后一个步骤。“成功了!”我兴奋地叫了起来,拎起粽子给妈妈看。妈妈的`嘴角顿时漾起欣慰的笑意,好像在说“这手艺后继有人了”。
没过多久,厨房里就飘来丝丝清香。香气越来越浓,越来越醇,钻入我的鼻子,刺激我的味蕾。一会儿,我就“口水直流三千尺”……
有一种传承叫做粽香飘飘,有一种记忆叫做粽香浓浓。感谢这美味的粽子,它让我明白劳动的成果最香甜,还让我懂得“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道理,更让我铭记住这流传千年的端午节。
中国传统节日作文7
说起最爱的传统节日,我脑海中便浮现出一家人包花馍的画面,回忆起辞旧迎新的春节。
花馍又叫花馍馍、花馒头,是陕西特产之一。花馍的颜色是五颜六色的,样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一般都会配上饭菜或者调料一起吃。
春节的清晨,天刚朦朦亮,姥姥就招呼外公、妈妈,还有我一起包花馍。桌上的食料可真多呀,有碧绿的菠菜面团、金黄的玉米面团,还有白面团、枸杞、蜜枣等等,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材料铺满了整个餐桌。
包花馍可不容易呢!只见姥姥一只手拿着一颗蜜枣,另一只手把玉米面团往中间一卷,一眨眼的功夫,就包好了一个身材匀称、栩栩如生的荷花馍。我学着姥姥的样子,也来试试,却怎么也卷不出匀称的.荷花瓣。于是,姥姥的手握紧我的手,耐心地为我讲解,一步步地来教我。通过全家人的努力,我们包了花朵馍、小鱼馍、小猪馍和小兔馍,包花馍真有意思!
舅舅一直都是村子里的放鞭炮高手,每到过年都会给全村的人放鞭炮。吃完花馍,我兴奋地和舅舅一起去放鞭炮。舅舅先给我了一个小花炮,在炮头上点火,花炮立刻洒出了火星,我边转圈,边看着花炮的火苗从半空中散落下来,再衬上这美丽的夜空,像是下起了“火花雨”,简直太有意思了!紧接着,就是全家人最期待的蘑菇烟花啦!只见舅舅把蘑菇烟花放在一块空地的中央,然后在蘑菇头上点火,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大家听到这个声音,都向天空望去。那五光十色、绚丽多彩的烟花仿佛洒满了整片夜空,我和妈妈不禁拍了几张照片,留作纪念。
虽然春节的团聚时光非常短暂,但每当想起好看的不忍心吃的花馍,想起漫天绚丽的烟花,想起香喷喷的年夜饭,总能让我们全家人心里都美滋滋的。
【中国传统节日作文】相关文章:
中国的传统节日作文06-20
中国传统节日作文06-08
中国传统节日作文01-26
中国的传统节日英语作文06-09
中国传统节日优秀作文06-24
中国传统节日作文(集合)06-25
中国的传统节日英语作文(荐)06-09
关于中国传统节日作文04-10
中国传统节日作文(15篇)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