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节日的作文(实用)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描写节日的作文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描写节日的作文 篇1
节日数不胜数,有中国传统节日,如中秋节、端车节、重阳节;有西方节日,如圣诞节、万圣节、感恩节;还有一些法定节日,如国庆节、教师节、植树节。它们无不为我们带来无穷欢乐。而我最喜欢的,还是春节。
春节又称过年,不得不说,若论活动之丰富,恐怕没有哪个传统佳节比得上。
每到腊月二十几,准备活动就开始了。大扫除自然不必说,洗窗帘、擦窗户……妈妈自然是主力。爸爸要把窗帘拿下来再装上去,我就拿抹布擦桌子。腊月二十五六,妈妈开始在各大菜场穿梭,这个菜场五花肉好,那个菜场蔬菜新鲜。而我和爸爸会去大菜场二楼的百货店买春联、台历之类的东西。我们一起贴上双面胶,然后爸爸贴,我在下面指挥:“向上一点……歪了,右边高一些!”南京禁止放鞭炮,我们总会找遍各大商场,买上一些电子鞭炮,挂在墙上,打开开关,便会闪闪发光,发出“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家中还会挂一些表示喜庆的`装饰物,一个大中国结,一排小小的红灯笼,或是一串“红辣椒”。
大年三十终于到了。一大早,妈妈就在厨房开始忙碌,做肉圆,把一些要长时间烧的菜先烧好,然后用小火慢慢炖,奶奶协助妈妈。我和爸爸也不甘示弱,忙着择菜、洗菜。窗外,有的人开着车向老家驶去。路边树上、路灯上,都挂上了红灯笼或中国结,灯笼上往往会写上个“福”字。到了下午三四点钟,大家又忙碌起来,姑姑、姑父们一个接一个来到我家,他们有的看电视,有的陪奶奶聊天,还有的到厨房帮妈妈。妈妈也开始炒菜了,我和爸爸开始忙于接待客人,倒好一杯杯茶或开水,送给正在聊天的亲人们。其间我还能收获一些红包,心里说不出的高兴。
五点多钟,再进厨房,定有一个锅里装着青菜豆腐汤,奶奶说:“青菜豆腐保平安。”这时已有一些菜上桌了。大家纷纷坐到桌边。不一会儿,菜上齐了。爸爸和姑父喝酒,孩子和女人们喝饮料或白开水。大家一同举杯,大声喊道:“干杯,新年快乐!”各饮一口,随后就狼吞虎咽开吃。团圆饭后,大家打开电视,等着春节欢晚会。女人、孩子们一遍吃零食,一边“抢红包”,还看着晚会。男人们总会打两局“斗地主”,直到十二点。俗称“守岁”。
大年初一,我们会穿上新衣,提上几样礼品,一家家拜年。有时,我们会在家存一点烟花,晚上开到很远的乡下放。一大家子人围在烟花周围又叫又笑。这样的幸福一直要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因为老话说没到“小年”,这年呀都算没过玩。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它给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带无穷快乐,我爱春节!
描写节日的作文 篇2
每年家中的长辈们过生日时,每个人的表现形式是不一样的,我们来看看,张叔叔会为长辈订做一个大蛋糕,小明和小华会为长辈捶捶背表达孝心,王伯伯会写上大大的“寿”字给长辈们祝福,而小丽会送给长辈们一束漂亮的鲜花。
小朋友们,每年的12月2日是我妈妈的`生日,看看我是怎么做的吧:一到妈妈的生日,我就会为妈妈送上最美好的祝福,并为妈妈唱生日歌,帮妈妈切生日蛋糕,还会抢着帮妈妈干家务活。我要让妈妈在生日那天做最幸福的“大寿星”。
描写节日的作文 篇3
中国的节日多种多样,五花八门,这里主要说说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的趣事。
一年之首是春节。春节前夕,家家户户忙着筹办年货。村长会组织村民到池塘捕鱼,每家每户都会分到新鲜鱼过年。村里时时会传来“一二三、一二三”的叫喊声,那是村民们在打“糯米饼”;妇女们则在家里酿米酒、煎糯米或粘米丸子、炸红薯片、包饺子……到了腊月二十四,就是小年,早早就会听到有人在祠堂击鼓;这天,村长还会安排村民在祠堂门柱、栋柱、门眉等地方贴春联。在外的人们都会陆陆续续从四面八方赶回来同家人团聚,欢欢喜喜过大年,酒足饭饱之后,大家便不约而同来到祠堂,围着火堆守岁,大家边看春节联欢晚会精彩的节目,边等着、守着、盼着新年的到来,直到凌晨零点。春节期间,亲朋好友都会走家串户拜年,互致问候,新年祝福……到处是一片喜庆的气氛,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的到来预示春节结束。
农历五月初五便是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门口都会插上艾叶和剑蒲。早餐全家围在一起吃团圆饭,粽子、包子、馒头、鸡蛋、鸭蛋、皮蛋……应有尽有,任你挑选。随后邻里互送自家的粽子、包子等食物……年轻人还会到附近去看龙舟比赛。听老师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他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不知激励了多少华夏儿女奋发向上。
“十五的`月亮圆又圆”,农历八月十五便是中秋佳节,这是最具团圆的节日。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1999年12月20日,澳门又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我想,不久的将来,台湾终究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到那天,家家户户吃上中秋饼,摆上团圆宴,喝上团圆酒,共同祝愿祖国母亲越来越美好。
这便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传统佳节。
描写节日的作文 篇4
相传,武则天当了皇帝,玉帝便下令三年内不许向人间降雨。但司掌天河的玉龙不忍百姓受灾挨饿,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后,将司掌天河的玉龙打下天宫,压在一座大山下面。山下还立了一块碑,上写道: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寻找开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正在翻晒金黄的玉米种子,猛然想起,这玉米就象金豆,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里设案焚香,供上“开花的金豆”,专让龙王和玉帝看见。龙王知道这是百姓在救它,就大声向玉帝喊到:“金豆开花了,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花开放,只好传谕,诏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从此以后,民间形成了习惯,每到二月二这一天,人们就爆玉米花,也有炒豆的。大人小孩还念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有的地方在院子里用灶灰撒成一个个大圆圈,将五谷杂粮放于中间,称作“打囤”或“填仓”。
中国民间认为,龙是吉祥之物,主管云雨,而农历“二月二”这天是龙欲升天的日子。从节气上说,农历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和“春分”之间,我国很多地方已开始进入雨季。这是自然规律,但古人认为这是“龙”的功劳。而且,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极高的地位,不仅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因此,便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之说。
其实,所谓“龙抬头”指的是经过冬眠,百虫开始苏醒。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之说。
“二月二,龙抬头”还有古代天文学方面的解释,但往往被人忽略。中国古代用二十八宿来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和判断季节。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座,其中角宿恰似龙的`角。每到二月春风以后,黄昏时“龙角星(即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这时整个苍龙的身子还隐没在地平线以下,只是角宿初露,故称“龙抬头”。
天上“龙抬头”的同时,春天也慢慢来到了人间。此时节,大地返青,春耕从南到北陆续开始。因此,二月二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汉族民间传统节日。
作为一个吉祥喜庆的日子,为取吉利,二月二这一天民间饮食多以“龙”为名,如吃水饺叫“吃龙耳”,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吃面条叫“扶龙须”,蒸饼也在面上做出龙鳞状来,称“龙鳞饼”。这些习俗寄托了人们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描写节日的作文】相关文章:
描写节日的作文03-21
描写节日作文11-05
描写节日的作文11-28
实用的描写节日的作文02-01
描写节日的作文六篇09-16
【精选】描写节日的作文4篇10-12
描写节日的作文7篇06-08
描写节日的作文四篇08-23
精选描写节日的作文五篇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