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劝学的名言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说到名言,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名言可以带来警醒和激励,有助于我们学会正确地做人和处事。究竟什么样的名言才是优秀经典的名言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劝学的名言,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劝学的名言1
1、知识是从刻苦劳动中得来的,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
2、只有每天再度战胜生活并夺取自由的人,才配享受生活的自由。
3、只有强者才懂得斗争;弱者甚至失败都不够资格,而是生来就是被征服的。
4、做人也要像蜡烛一样,在有限的一生中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温暖。
5、勤奋是登上知识高峰的一条捷径,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6、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7、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8、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领受。
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10、书籍鼓舞了我的智慧和心灵,它帮助我从腐臭的泥潭中脱身出来,如果没有它们,我就会溺死在那里面,会被愚笨和鄙陋的东西呛住。
11、一分钟一秒钟自满,在这一分一秒间就停止了自己吸收的生命和排泄的生命。只有接受批评才能排泄精神的一切渣滓。只有吸收他人的意见。我才能添加精神上新的滋养品。
12、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13、我们活着不能与草木同腐,不能醉生梦死,枉度人生,要有所作为。
14、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15、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16、学习要不断进取,不断努力,就像逆水行驶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后退。
17、要使人成为真正有教养的人,必须具备三个品质:渊博的知识 思维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知识不多就是愚昧;不习惯于思维, 就是粗鲁或蠢笨;没有高尚的情操,就是卑俗。
18、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想收获的好,必须耕耘的好。
19、人生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寻出路,却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我们应当在这过程中,学习稳定冷静,学习如何从慌乱中找到生机。
20、混混噩噩的生活不值得过。
21、尽管失败和挫折等待着人们,一次次地夺走青春的容颜,但却给人生的前景增添了一份尊严,这是任何顺利的成功都不能做到的`。
22、没有天生的信心,只有不断培养的信心。
23、逆境能使人的意志得到磨炼,使人更坚强。相反,时常满足于享受,会使人不求上进而逐渐落后。
24、人生的奋斗目标决定你将成为怎样的人。
25、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补读书之不足。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
26、错误和挫折教训了我们,使我们比较地聪明起来了,我们的情就办得好一些。任何政党,任何个人,错误总是难免的,我们要求犯得少一点。犯了错误则要求改正,改正得越迅速,越彻底,越好。
27、不要为成功而努力,要为做一个有价值的人而努力。
28、一个人可以失败很多次,但是只要他没有开始责怪旁人,他还不是一个失败者。
29、有志气的人活在世上,应当敢于跟各种不利于国家的行为作斗争,哪能只满足于处理好自己小家的小事呢?
30、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31、我们活着不能与草木同腐,不能醉生梦死,枉度人生,要有所作为。
31、人之不学,犹谷未粟,米未饭也。
32、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33、勿为寸阴短,既过难再获。
34、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35、心者,栖神之舍;神者,知识之本;思者,神识之妙用也。
36、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37、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38、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金。
39、勿为今日不学有来日,勿为今年不学有来年。
40、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4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42、欲得真学问,须下苦工夫。
4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44、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45、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46、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47、为学患无疑,以则进也。
48、去者如弊帷,来者如新衣。鲜华非久长,色落还弃遗。
49、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50、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劝学的名言2
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劝学》
神莫大于化道,福莫大于无祸。——《劝学》
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劝学》[8]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劝学》
肉腐生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劝学》
言有召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劝学》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
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劝学》
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劝学》
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劝学》
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劝学》
荀子名言
1、仁者之行道也,无为也;圣人之行道也,无强也。仁者之思也恭,圣人之思也乐。此治心之道也。《荀子解蔽篇》
2、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贫富贵贱之等,足以相兼临者,是养天下之本也。《书》曰:“维齐非齐。”此之谓也。《荀子王制篇》
3、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荀子乐论篇》
4、上取象於天,下取象於地,中取则於人,人所以群居和一之理尽矣。《荀子礼论篇》
5、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
6、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
7、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志也者,臧也,然而有所谓虚,不以所已臧害所将受谓之虚。《荀子解蔽篇》
8、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
9、圣人知心术之患,见蔽塞之祸,故无欲无恶,无始无终,无近无远,无博无浅,无古无今。《荀子解蔽篇》
10、身劳而心安,为之;利少而义多,为之;事乱君而通,不如事穷君而顺焉。
11、故乐者,所以道乐也,金石丝竹,所以道德也。乐行而民乡方矣。《荀子乐论篇》
12、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也。故如死如生,如亡如存,终始一也。《荀子礼论篇》
13、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
14、精於物者以物物,精於道者兼物物。故君子壹於道而以赞稽物。壹於道则正,以赞稽物则察,以正志行察论,则万物官矣。《荀子解蔽篇》
15、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16、治气养心之术: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知虑渐深,则一之以易良;勇胆猛戾,则辅之以道顺;齐给便利,则节之以动止;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卑湿重迟贪利,则抗之以高志;庸众驽散,则劫之以师友;怠慢僄弃,则照之以祸灾;愚款端悫,则合之以礼乐,通之以思索。
17、为之无益於成也,求之无益於得也,忧戚之无益於几也,则广焉能弃之矣。不以自妨也,不少顷干之胸中。《荀子解蔽篇》
18、故曰: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荀子礼论篇》
19、人不能不乐,乐则不能无形,形而不为道,则不能无乱。先王恶其乱也,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荀子乐论篇》
20、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
21、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不市,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
22、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於声音,形於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荀子乐论篇》
23、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
24、醯酸,而蚋聚焉。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25、下臣事君以身,上臣事君以人。下臣事君以货,所愿不得遂毁之。组织里若有人送礼太大,必有所求,如所求未遂,则常反向攻击。
26、体恭敬而心忠信,术礼义而情爱人;横行天下,虽困四夷,人莫不贵。
27、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28、虚壹而静,谓之大清明。万物莫形而不见,莫见而不论,莫论而失位。《荀子解蔽篇》
29、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故先王谨为之文。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乐肃庄则民齐而不乱。《荀子乐论篇》
30、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荀子王制篇》
31、不慕往,不闵来,无邑怜之心,当时则动,物至而应,事起而辨,治乱可否,昭然明矣。《荀子解蔽篇》
32、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性伪合而天下治。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载人,不能治人也;宇中万物、生人之属,待圣人然後分也。《荀子礼论篇》
33、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端悫诚信,拘守而详;横行天下,虽困四夷,人莫不任。
34、刻死而附生谓之墨,刻生而附死谓之惑,杀生而送死谓之贼。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使死生终始莫不称宜而好善,是礼义之法式也,儒者是矣。《荀子礼论篇》
35、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
36、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
37、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38、心枝则无知,倾则不精,贰则疑惑。以赞稽之,万物可兼知也。身尽其故则美,类不可两也,故知者择一而壹焉。《荀子解蔽篇》
39、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40、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和人者谓之顺;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
41、选贤良,举笃敬,兴孝弟,收孤寡,补贫穷,如是,则庶人安政矣。庶人安政,然後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荀子王制篇》
42、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
劝学的名言3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
3、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4、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5、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7、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8、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9、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10、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11、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3、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5、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16、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1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8、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19、不学诗,无以言。
20、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21、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22、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23、有教无类。
24、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五、孔子政治名言
1、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2、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3、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4、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5、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6、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7、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8、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9、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10、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11、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12、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1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4、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15、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16、君子之行也,度于礼。
17、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
18、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19、……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
20、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
21、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
22、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23、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人。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24、子路问事君。子日:"勿欺也,而犯之。”
2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6、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27、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
28、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
29、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30、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
31、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32、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33、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劝学的名言4
1、一分钟一秒钟自满,在这一分一秒间就停止了自己吸收的生命和排泄的生命。只有接受批评才能排泄精神的一切渣滓。只有吸收他人的意见。我才能添加精神上新的滋养品。
2、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领受。
3、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4、内容充实的生命就是长久的生命。我们要以行为而不是以时间来衡量生命。——小塞涅卡
5、一个人可以失败很多次,但是只要他没有开始责怪旁人,他还不是一个失败者。——巴勒斯
6、要使人成为真正有教养的人,必须具备三个品质:渊博的知识思维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知识不多就是愚昧;不习惯于思维,就是粗鲁或蠢笨;没有高尚的情操,就是卑俗。
7、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8、书籍鼓舞了我的智慧和心灵,它帮助我从腐臭的泥潭中脱身出来,如果没有它们,我就会溺死在那里面,会被愚笨和鄙陋的东西呛住。
9、混混噩噩的生活不值得过。
10、人离开了书,如同离开空气一样不能生活。——科洛廖夫
11、尽管失败和挫折等待着人们,一次次地夺走青春的容颜,但却给人生的前景增添了一份尊严,这是任何顺利的成功都不能做到的。——梭罗
12、知识是从刻苦劳动中得来的,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
13、在这个世界上取得成就的人,都努力去寻找他们想要的机会,如果找不到机会,他们便自己创造机会。——萧伯纳
14、游手好闲的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约·贝勒斯
1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16、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7、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18、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歌德
19、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卡莱尔
20、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2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2、失误是进取的代价。——歌德
23、尽管失败和挫折等待着人们,一次次地夺走青春的容颜,但却给人生的前景增添了一份尊严,这是任何顺利的成功都不能做到的。
24、我们活着不能与草木同腐,不能醉生梦死,枉度人生,要有所作为。
2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26、有志气的人活在世上,应当敢于跟各种不利于国家的行为作斗争,哪能只满足于处理好自己小家的小事呢?
27、生命不等于是呼吸,生命是活动。——卢梭
28、我们只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泰戈尔
29、学习要不断进取,不断努力,就像逆水行驶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后退。
30、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赫尔岑
31、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补读书之不足。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
32、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33、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34、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35、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富贵血脉。——弥尔顿
36、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想收获的好,必须耕耘的好。
37、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罗曼·罗兰
38、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39、人生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寻出路,却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我们应当在这过程中,学习稳定冷静,学习如何从慌乱中找到生机。
40、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41、只有每天再度战胜生活并夺取自由的人,才配享受生活的自由。
42、如能善于利用,生命乃悠长。——塞涅卡
43、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44、错误和挫折教训了我们,使我们比较地聪明起来了,我们的情就办得好一些。()任何政党,任何个人,错误总是难免的,我们要求犯得少一点。犯了错误则要求改正,改正得越迅速,越彻底,越好。
45、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6、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47、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48、书虫将自己裹在言辞之网中,只能看见别人思想反应出来的事物的朦胧影象。——W.哈兹里特
【劝学的名言】相关文章:
劝学的格言07-23
关于劝学格言09-14
劝学的格言经典【15篇】09-13
经典名言06-07
经典的名言08-23
有关人才的名言短句名言12-11
席勒的名言10-14
萨特的名言10-17
旅游的名言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