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文网>作文>日记>春节日记

春节日记

时间:2024-10-15 01:44:16 日记 我要投稿

【精品】春节日记锦集6篇

  一天就要结束了,相信你会领悟到不少东西,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写一篇日记了。那如何写一篇漂亮的日记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春节日记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品】春节日记锦集6篇

春节日记 篇1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家,和许多国家一样,都有自己的节日,我们中国有很多节日:春节,妇女节,劳动节,儿童节等,这些节日中,庆祝得最轰轰烈烈的,习俗最多的,非春节莫属。

  春节的习俗实在历史中沿袭下来的,比如“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的扫尘,扫尘在民间的说法是因为“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另一种习俗是大街小巷都看得见的,没错,就是贴

  春联和窗花。春联也叫春贴、对联、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而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除了这些贴的,还有守岁,拜年,点爆竹,蒸年糕,包饺子等习俗,在小孩子眼中,也许拜年是的习俗,因为拜年可以得到压岁钱,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你们知道饺子的来历吗?相传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辞官回乡时,正好赶上冬至这一天,他看见老百姓饥寒交迫,两只耳朵冻伤,当时伤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张仲景总结300多年的临床实践,在当地搭了一个医棚,支起一面大锅,煎熬羊肉等祛寒提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状,煮熟之后连汤带食赠送给穷人。

  老百姓从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从此后人就模仿制作,称之为“饺耳”或“饺子”,也有一些地方称“扁食”。以后渐渐形成习俗,逢年过节没有饺子吃是万万不行的。1400多年的历史让饺子在老百姓心目中扎下了根。饺子渐渐成为中国饮食的代言词。

  中国的春节习俗,真是令人向往。

春节日记 篇2

  吃了年夜饭,我们全家人早早地守在电视机前,等待春节联欢晚会的开始。

  八点钏,晚会开始了。只见一群可爱的兔宝宝,蹦蹦跳跳得涌了出来。告诉人们鼠年快要到了。精采的.节目一个接着一个。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魔术《年年有鱼》。只见魔术师手捧一缸金鱼说:“这是我家的宝贝”。说完把金鱼倒到一个大鱼缸中,再向鱼儿鞠了一恭。然后,指挥着鱼儿开始表演。鱼儿一会儿排成一队向前游;一会儿分成黑的和红的各一排往回游;一会儿两队交叉着游;一会儿排成一列绕着鱼缸游。最后主持人想试了一下。鱼儿根本不听她的指挥。然后,魔术师和鱼儿说了一些话。鱼儿就听主持人指挥了。这个魔术真神奇。

  春节联欢晚会的节丰富多彩,真好看!

春节日记 篇3

  今年春节的大年初三,我们全家去给南京的舅爷爷、舅奶奶拜年。伴随着仿佛从地平线另一端来的一声鸡鸣,我们大家拿起行囊,向我期盼许久的南京出发!

  尽管坐在爸爸的商务汽车上十分拥挤,但我们兴致很高,经过2小时的长途奔波,终于到达了这座古老沧桑的南京城。由于从小就晕车的我,久久不出远门,心中感到南京不再是遥远的迷梦,而是如此真切地存在着,我触摸到了六朝古都的.真实面目。

  也许是我们运气好吧,今天正是南京湖南路民俗文化节。于是我们兴致勃勃地在狮子桥步行街游玩。这里的民俗风情可真多啊!有用一块糖一口吹出的大肚子糖人、有好看又好听的拉洋片表演、有手艺高超的剪纸艺术、有大小不一的葫芦丝等等,真是无其不有。除此之外,鼻烟瓶、小挂件等商品也是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忽然,一家栩栩如生的彩色泥人小滩吸引了我们的视线,滩主身穿大红唐装,我不想买现成品,就请这位伯伯亲自当场做个面粉泥人给我,伯伯的手太巧了,只见五颜六色的特制面粉一会儿就捏造出了一个精灵,周围人都鼓起掌来,我拿着这个精湛的小泥人爱不释手。接下来,我还品尝了许多特色小点心,如菠萝蜜、彩色巨无霸棉花糖,虽然不如肯德基的美味,但味道也不错。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这句古语,让我在此深深体会到了中国民间艺人的智慧,体现了中华民族过去的辉煌。

  

春节日记 篇4

  今天是大年三十,我和妈妈一起去爷爷奶奶家过年。

  吃完年夜饭,我们正在看“春节联欢晚会”这时,爷爷把我、表弟、表妹几个小孩叫到跟前,然后从兜里掏出几个红包,递给了我们,并对我们说:“孩子们,你们要好好学习,长大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我双手接过红包,连忙对爷爷说:“谢谢爷爷,我也祝您和奶奶健康长寿。”

  我看着红包上“压岁钱”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想:“这压岁钱是用来干嘛的呢?”于是我问妈妈:“为什么每年春节长辈们都要给小孩发压岁钱呢?”妈妈听了以后笑着对我说:“长辈发的.压岁钱据说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同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我恍然大悟,原来压岁钱也是长辈对孩子的一种关爱呀!

春节日记 篇5

  今天,天气晴朗。我回到了我老家徐州,玩得可开心了!

  吃早饭的时间到了,婶婶给我包了16个馄饨。一个个白白胖胖的,真好看!摆得整整齐齐的。

  我吃的太饱了,不能再吃了。不过,这馄饨的味道还真是好,真想天天吃。看见没,坐在我旁边的小可爱是我的表妹。

  在徐州,家家户户张贴大红春联,热闹极了。但是他们的春联都是买的,我们的春联却是我和我的表弟亲手写的,瞧!多漂亮呀!

  中午,小姑姥爷给我们做了几个他的`拿手好菜,炒大虾、糖醋排骨、豆芽炒肉丝,就连爱挑食的我都觉得好吃,我不停的吃,似乎怎么也吃不够。

  吃完中午饭,就要开始忙了,因为晚上吃烤羊肉串,好多人都要来呢!我忙着帮小姑姥爷穿羊肉串,表弟表妹忙着玩。呵呵,人人都好开心啊!

  晚上,香气扑鼻的羊肉串烤好了,我们争先恐后地抢着吃自己的劳动成果,羊肉串一下子被我们一扫而空。每个人都把肚皮撑得圆圆的。

  哈哈!这个春节还真是有趣呀!

春节日记 篇6

  叭叭叭!!!!!一阵阵的鞭炮声把我从梦中惊醒,不用说,不看日历,就能知道今天是新年,盼望已久的新年终于来到了,我睁开朦胧的双眼,穿好衣服,桌上早已摆放着香喷喷的饭菜:饺子。我吃完之后,穿上新衣服,约上同学,一起去给老师邻里们拜年。

  随着啪啪的'鞭炮声声,我们不一会儿就到了翟老师家,我们给他拜了年了,他给了我们满口袋的糖果,我们又给了陈浩奶奶爷爷拜了年,他(她)给了我们一小袋瓜子,我一声令下:“开吃!”我们狼吞虎咽的吃起来,吃完之后,我们又开始了鞭炮战皇冠,朋友先放了一个“天女散花”我不服,拿出“法宝”“泰山金刚炮”,像嫦娥打翻的胭脂,又像月宫里桂树的缤纷落花,又仿佛是仙女洒下的碎玉。美不胜收。

  过年为什么还要说是普天同庆呢?因为这时春风暖了;翠竹绿了;太阳照了日子长了,新的一元复始了。

【春节日记】相关文章:

写过春节的日记05-07

春节的日记【荐】06-18

春节的日记【精】06-20

春节期间的日记01-12

春节拜年的日记02-02

春节趣事日记02-10

【精】春节的日记06-14

春节的日记【热门】06-15

【推荐】春节的日记06-16

春节的日记【热】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