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观察日记说课稿
已到了一天的末尾,相信你有很多感悟吧,请好好地记录下在日记里。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日记头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观察日记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观察日记说课稿1
各位领导、老师:
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五、六年制小学《信息技术》第六册第七课《观察日记》。下面我将从以下几方面来说课。
一、教材分析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如季节的变化、气温的变更、城市的改造、动植物的生长……我们要求学生根据事物的变化,来观察变化的规律,并写出观察日记,或运用实验表格填写记录。在观察中,要按照搜集到的信息资料,来指导学生对最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观察,使观察的方式和方法更科学、更实用,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和勇于实践、勇于探索的学习精神。
根据教材及学段要求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我确定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提高学生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
2、培养学生搜集、运用科技信息的能力,指导学生写好观察日记。
3、学会用搜集到的信息运用到生活实际之中。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自己搜索所要获取的知识,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讨论,教师适当点拨,以达到师生共鸣,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
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活动让学生在完成自己的成果时体会成功的喜悦感、成就感、感受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乐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写观察日记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了解自然、观察事物的能力,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
二、设计理念
1.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着重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孩子们主动大胆地学,充满自信地学,放飞学生的个性,体会学习的乐趣。
2.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和勇于实践、勇于探索的学习精神。
三、学生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在组织教学时,应以教师的启发、点拨为主,采用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创设出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共同参与的积极性。尽可能满足学生的探索欲和表现欲,让他们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展示自己的成果,体验到学习的喜悦感、成就感。
四、说学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搜索所要观察目标的'信息,然后再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共同探究写观察日记的方法。
五、设计思路
根据本课的设计思路设计如下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引发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出示,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植物、动物的生长过程。如百合花从花骨朵到盛开的画面,一只小狗长到大狗的画面,一棵小幼苗长成参天大树的画面,进而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大自然,了解大自然,观察事物的发展过程,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成日记,很自然地导入本课,揭示课题。
2、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⑴自主探究
教师布置学生通过查看资料书、上网搜索、实际观察等多种方法搜集信息。
学生要确定观察的对象是什么?观察的目的是什么?这样教学任务就比较明确了。
⑵协作学习
为了使学生合作学习有所遵循,老师在分小组讨论之前让学生通过上网,查找关于如何写好观察日记的资料,然后出示并提出问题,学生按四人为一组讨论交流:在写观察日记时要按照怎样的方法去写。
在讨论的过程中,同学们可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每组选派一名代表汇报他们小组的讨论结果。老师根据同学们的发言总结出写好观察日记的方法:
A 确定观察对象;
B 确定观察过程;
C 写出过程特点。
学生小组合作写观察日记或“论文”。
在写观察日记的过程中,要紧紧围绕事物的变化来写,开始写肯定会有一定的困难,但只要认真,一定会写出好的观察日记。
3、作品展示
学生将观察日记和“论文”向全班同学发布,展示作品,同学互相参观,交流,自由发言,评选出最优秀的观察日记和“论文”。
4、学习总结,构建知识框架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总结可以让学生来完成。比如,让学生说一说你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你学会了什么?这样,把学生回答的问题形成链条,就是我们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成果,进而使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便于理解和运用。
六、教学效果预测
通过以上几个环节,在学生都写过观察日记,掌握了一些写观察日记的方法基础上,来突出运用信息资料写观察日记的信息技术课,重要的是通过展示,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功地实现教学目标。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观察日记说课稿2
教学目标:
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3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8个生字。注意“量”是多音字,在本课读“liàng”。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3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8个生字。
教学难点:
1、注意“量”是多音字,在本课读“liàng”。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写日记吗?
2、出示课题。指名读题,全班齐读。
二、初读课文。
1、读课文,找出藏在文中的生字娃娃,借助生字表中的音节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如果还有不认识的字,做上记号,可以问问老师和同学。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1)自由认读。
(2)请“小老师”来带读生字。
(3)出示生字卡片,学生齐读,打乱顺序分组读。
(4)去掉拼音,随机抽读。
3、记忆生字。
你记住了哪些字?是怎么记住的?(学生交流记字方法)
还没有记住的字,可以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继续识记。
4、再读课文,这次要把课文读得通顺、流利,标出自然段序号。
5、指名一个同学读课文,请他邀请几个小朋友与他合作读完课文。
6、请读书的孩子上台来,台下的小朋友给他们提出“读”的要求。(声音要响亮,不读错字,不添字掉字)。
7、读书的同学也给台下的小朋友提出听的要求(认真听,不说话)。
8、读后评议:谁读得好?好在哪里?不足是什么?
三、学习课文1、2自然段。
1、再读课文,要求:读通顺、连贯,思考,有什么明白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学生质疑。
3、思考:日记写了什么内容。
4、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说从这一段里你知道了什么?
(中午,我在窗户下面发现很多蚂蚁正在搬运一小快月饼。)
指名朗读——全班齐读。
5、你对蚂蚁的生活有感到惊奇吗?哪些做法让你感到惊奇。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说说这一段作者做了什么?蚂蚁又是怎么做的?
小组讨论,指名回答。
6、指名朗读,感情读。
四、学写生字。
1、观察,读记生字。
2、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楚字形,找出关键笔画。
3、范写“搬”。
4、学生临写,注意强调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5、对比观察,品字。
要求学生写完后仔细端详,与田宇格中的字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笔画美,结构美。
6、评析。
你的哪一个字写得最好?好在哪里?
五、作业设计。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8个生字,会写3个字。
2、掌握写日记的`格式。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复习巩固8个生字,会写3个字。
教学难点:
1、掌握写日记的格式。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的兴趣。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字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开火车读生词。
2、听写生字。
二、学习课文。
1、你还对蚂蚁哪些做法感到惊奇?为什么?哪一段写了这个内容?
2、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
3、同桌互读。
4、指名读,集体评议。
5、你们观察过蚂蚁吗?有什么新的发现。
6、蚂蚁有趣吗?为什么?
7、齐读全文。
8、总结日记的写法。
三、复习部首查字法。
1、齐读题目,说说每一个格子里应填什么内容。
2、自由练习
3、集体订正。
四、学写生字。
1、观察,读记生字。
2、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楚字形,找出关键笔画。
3、范写“砖”。
4、学生临写,注意强调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5、对比观察,品字。
要求学生写完后仔细端详,与田宇格中的字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笔画美,结构美。
6、评析。
你的哪一个字写得最好?好在哪里?
五、作业设计。
1、用部首查字法查本课生字。
2、朗读课文。
3、预习19课文。
板书设计:
18、观察日记
我 蚂蚁
擦、放上砖头 乱了一阵 绕过
胶水画圈 商量 碎月饼渣铺路
课后记
教学目的:
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6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8个生字。注意“量”是多音字,在本课读“liàng”。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搬、运、输”。
4、掌握写日记的格式。
5、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6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8个生字。注意“量”是多音字,在本课读“liàng”。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搬、运、输”。
教学难点:
1、掌握写日记的格式。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的兴趣。
【观察日记说课稿】相关文章:
观察日记06-24
观察的日记07-23
观察的日记12-19
观察蜜蜂日记03-12
动物观察日记03-20
蚯蚓观察日记02-02
草观察日记02-19
关于观察的日记03-19
小学观察日记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