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文网>实用范文>演讲稿>工匠精神的演讲稿

工匠精神的演讲稿

时间:2024-11-25 03:31:56 演讲稿 我要投稿

【精品】工匠精神的演讲稿4篇

  演讲稿是作为在特定的情境中供口语表达使用的文稿。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演讲稿对我们的作用越来越大,你所见过的演讲稿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工匠精神的演讲稿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品】工匠精神的演讲稿4篇

工匠精神的演讲稿 篇1

  从油漆工到云南机械加工行业的“一把刀”,从学徒到拥有“全国劳模”“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的“名匠”……53岁的云南冶金昆明重工有限公司车工耿家盛用30多年的执着,诠释着“工匠精神”。

  “车工一把刀,磨刀是最基本,也是最难的。”对耿家盛来说,他的工作往简单了讲就是磨刀,往难了说是磨好刀。“我只是坚持把一件普通的事情努力做好而已。”

  意义非凡的“两把刀”

  “这两把车刀意义非凡,一把是父亲留给我的。另一把双头车刀,一头是师父磨的,另一头是我磨的。”初见耿家盛,聊起的第一个话题就是“刀”,这两把刀是他至今最宝贵的两件藏品。

  两把刀其貌不扬,外行人很难看出它们的精彩之处。“当年师父示范了一遍要领,磨好一头后,就拿一大筐废刀让我练,每天磨五六个小时。”耿家盛说,出师的这把刀,他足足磨了一个星期。

  对耿家盛而言,这两把刀,一把意味着传统技艺的传承,一把标志着认真把一件事做到极致的态度。每当困惑时他都会拿出来看看。

  出生技术工人家庭的耿家盛,1982年技校毕业后,先是在昆明铣床厂当油漆工。两年后,他调入昆明重机厂改行当了车工。零基础的他,从最基本的摇手柄学起,在厂里请教老师傅,回家就问同为车工的父亲。勤学苦练的耿家盛很快成为骨干。

  “车工就玩‘一把刀’,刀好活就不会差,否则就算不上合格。”耿家盛从工具箱里又翻出几把车刀说。如果掌握不好磨刀要领,车刀用起来就容易报废,尤其是特殊材料,就会造成浪费。

  工作30多年,到底磨过多少把车刀,耿家盛自己也算不清了。“每把车刀都得靠手工在每分钟3000转的砂轮机上打磨。多的时候一个月要磨10到20把,少的也得3到5把,加工一个工件最多时就需要20多把不同的刀。”为此,他没少吃苦头,双手经常磨起血泡,渐渐结成厚厚的老茧。

  耐磨的“工匠”技术刀

  “角度清晰可辨,刀刃铮亮锋利,这是高手磨出的刀,用这种刀干活快、准、好。”迷上了车刀,车间几乎成了耿家盛生活的全部,这种热情直到今天仍没有变。

  车刀切削着金属,阵阵尖锐响声掺杂在机器的轰鸣声里,一卷一卷的铁屑随之落下……这场景,耿家盛再熟悉不过了,他就是这样和车刀“较劲”的,车间一呆就是一天,琢磨让刀使用寿命更长,让工件光洁度更高……

  钻进车刀改造的“牛角尖”,耿家盛几乎年年都有一两样“改革”。“这把刀,乍看和其他的没差异,但其实刀的角度、材质区别很大。加工轧辊时连续切削11个小时不用换,可加工洛氏硬度65至68度的材料。”20xx年,以耿家盛为主或独立完成的“一种深孔锥度铰刀”“一种高硬度、高韧性难切削材料机加工刀片”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

  “这活需要经验积累,多年之后我才懂得老一辈强调的‘一把刀’,不仅要磨好刀,还要‘因材施刀’。”耿家盛说,针对特殊工件,常规的刀用不上,就必须琢磨专用车刀。

  “同一台机器,他做出来的和我们做的天壤之别,他的精度可以到一两丝,我们的误差会有十丝。”同事马自辉说。

  耿家盛从骨子里喜欢对技术精益求精。一谈技术,他有说不完的话,技术之外,他内敛拘谨。这些年,耿家盛带领团队完成了拉丝机、橡胶绉片机等产品工艺编制和图纸改进500余项,改进塔机起升部分、重卷机滑槽等生产工艺400余项。

  当好一把“师匠”的传承刀

  利用休息时间,耿家盛又学了镗床、钻床等加工技能,还自学CAD制图,成了一名技术全面的加工能手,每年完成车间大量的'“硬骨头”加工任务。

  “干这行,就是学习、积累、再传授。”除了车间,现在耿家盛多了一个去处——“耿家盛技能大师工作室”。靠着老一辈经验成长起来的他,知道“传帮带”的重要性,20xx年以来,他带了20多个徒弟,昆明重工涌现出一批年轻的技术人才。

  奎年来,不断有企业高薪来“挖”耿家盛,都被他拒绝。“30多年一门心思做一件事,并不是所有人能做到的。”耿家盛的徒弟李益雄说。也许,有人认为“工匠”就是一种重复劳动。其实,对“工匠”最好的诠释,应该是耿家盛这样,坚持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

  有人觉得车工的活很枯燥,就是反复磨刀,但在耿家盛看来,当一块块粗糙的金属通过车刀打造成一个亮堂堂、有价值的“艺术品”,是很快乐的。

  耿家盛说,“中国制造20xx”、产业转型升级……要将这些宏伟蓝图变为现实,推动中国成为制造业强国,技术工人承载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问及他心中的中国制造是什么时,耿家盛坚定地说,就是磨好手中的这把车刀。

工匠精神的演讲稿 篇2

  涂: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赵:亲爱的各位方太同仁

  涂:大家

  合:晚上好!

  赵:欢迎大家莅临方太团委“弘扬工匠文化 做快乐奋斗者”主题演讲大赛决赛现场。我是来自党群办的赵丽菊

  涂:我是来自客户体验部的涂少帅

  赵:工匠文化代表着细致、耐心,精益求精,诠释着对待工作的兢兢业业。

  涂:快乐奋斗代表发现、实现工作价值,诠释着追求人生的不懈奋斗,这就是“弘扬工匠文化 做快乐奋斗者”的丰富内涵。在比赛开始之前,首先请允许我介绍今晚到场的重量级嘉宾,他们分别是

  公司运营副总裁王海兵先生

  供应链副总裁杨刘军先生

  公司党委副书记胡学时先生

  总裁办主任张惠海先生

  研发管理部部长曹亚裙女士

  人力资源部培训经理刘凯华先生

  赵:现在由我来向大家介绍今晚担任我们比赛的评委们,他们分别是

  杭州湾新区团工委副书记吴冀蜀女士

  人力资源副总裁李祖国先生

  燃气工厂总监,采购部部长 岑群育先生

  客户体验部部长郑颖女士

  人力资源部文化与政策中心经理董洁琼女士

  总裁办高级秘书何丽钦女士

  涂: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领导们的到来。

  涂:接下来由我为大家宣布本次比赛评分规则:

  1、本次比赛评分标准分为整体印象分,演讲技巧分,演讲内容分三个评分标准,其中整体印象分为30分,演讲技巧分为30分,演讲内容分为40分,共100分;

  整体印象分中 仪表端庄,衣着整洁,精神状态各占10分

  演讲技巧分中 普通话标准,口齿清晰,感情丰富各占10分

  演讲内容中 主题突出健康向上,措辞准确造句通畅,内容新颖内涵丰富,结构合理逻辑

  清晰各占10分

  2、九位评委根据选手现场表现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剩余7位评委的平均分即为每位选手的最终得分。

  赵:演讲比赛即将开始,首先有请胡书记致开幕词。

  涂:谢谢书记的精彩致辞!现在我宣布:“弘扬工匠文化 做快乐的奋斗者”主题演讲比赛正

  式开始,有请第一位选手:来自电子商务部的刘林尚。

  【刘林尚演讲】

  赵:谢谢林尚带来的精彩演讲,追求完美、精于协作、必须快乐,在方太大家庭中,我们收

  获成长的喜悦,我们收获工作的快乐,同时还有感恩、感动和感谢, 接下来有请第二位选手,来自柏厨订单管理部—方莹

  【方莹演讲】

  涂:心怀感恩之心,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我们必将是快乐的,在追逐青春梦想的道路上,

  我们还会遇到哪些挫折?接下来有请来自电器工厂品质中心的宋明飞带来他的精彩演讲。

  【宋明飞演讲】

  赵:《致青春》里有一句,没有人能永远年轻,但永远有人正年轻着。能够鼓励我们在有限

  的时间里,勇往直前,厚积薄发,这就是工匠精神,接下来有请我们第四位选手—来自技术中心实验室的—高佳佳

  【高佳佳演讲】

  涂:以实实在在的事务上下功夫,以某种非他不可的追求简单的坚持,就能感受到工匠的快

  乐,千百年来工匠精神都是智慧和能量的代表,工匠的背后蕴含着深刻的秘密,接下来有请来自第五位选手来自总裁办—俞萌

  【俞萌演讲】

  赵:刚才几位方太伙伴向大家展示了他们各自的见解,那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今晚第一位嘉宾带来他的演讲,掌声有请来自人力资源部绩效考核与任职资格管理部部长蔡江南先生!

  【蔡部演讲】

  涂:感谢蔡部长带来的精彩演讲……

  接下来请欣赏另一种方太好声音,有请柏厨周小梅带来邓丽君经典歌曲——《甜蜜蜜》

  【周小梅表演】

  赵:由我来公布前五位选手的得分情况,第一位选手刘林尚是_____;第二位选手方莹得分

  _______;第三位选手宋明飞得分______;第四位选手高佳佳的.得分是______第五位选手俞萌的得分是____;精彩演讲继续,有请第六位选手来自电器工厂的耿金鹏。

  【耿金鹏演讲】

  涂:因为生活充实而快乐,因为工作有目标而快乐,因为追求梦想而快乐。每一份工作中给

  予的不仅是自我满足,更是对心志的磨练,掌声有请第七位选手来自销售部--刘阳

  【刘阳演讲】

  赵:每一份工作都是一次自我修行,能否在自我修行中获得快乐和成就,就是对自己的一种

  考验,有请下一位选手—来自客户体验部—李姣

  【李姣演讲】

  涂:用心体验才会收获快乐,用心体验才能走向幸福,让我们从奋斗开始,向幸福出发,掌

  声有请来自财务部的孙菲。

  【孙菲演讲】

  赵:截止目前9位选手已演讲完毕,接下来让我们用热情和掌声欢迎第二位演讲嘉宾,来

  自人力资源部文化与政策中心经理—冯小梅,有请!

  【冯经理演讲】

  涂:……最后欢迎今晚最后一位重量级演讲嘉宾,掌声有请供应链电器工厂总监—沈俊强。

  【沈总演讲】

  赵:感谢沈总的激情演讲……

  涂:接下来宣布后四位选手得分,第六位选手耿金鹏的得分是____;第七位选手刘阳的得分是

  ______;第八位选手李姣的得分是_____;第九位选手孙菲的得分是_____。

  今晚的演讲环节已到此结束,最后掌声有请供应链副总裁杨刘军先生做总结发言。 赵:感谢杨总…….

  赵:经过工作人员紧张的统计,此次比赛的最终结果已经在我们手里了。下面由我来宣布

  快乐员工奖的获得者,他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三位到舞台上来;下面有请_客户体验部部长郑颖女士、研发管理部部长曹亚裙女士为获奖者

  颁奖。向他们表示祝贺!

  涂:接下来颁发的是奋斗员工奖的得主,他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面

  有请燃气工厂总监岑群育先生,公司党委副书记胡学时先生为获奖者颁奖!

  赵:接下来颁发的是能量员工奖的得主,他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面

  杭州湾新区团工委副书记吴冀蜀女士,人力资源副总裁李祖国先生有请为获奖者颁奖! 涂:接下来激动人心的时刻即将到来,我将公布此次比赛文化工匠奖的得主。他就是______,请上前来;有请公司运营副总裁王海兵先生为他颁奖。向她表示热烈祝贺!

  赵:弘扬工匠文化,在工作中找到自我人生价值!

  涂:做快乐的奋斗者,为成就自己人生幸福而战斗!

  赵:再次祝贺各位获奖伙伴,感谢各位领导和所有伙伴参与本次活动。至此,我们的活动圆

  满结束。

  涂:感谢嘉宾领导的到来,感谢所有的工作人员,。

  合:我们期待下次再见!

工匠精神的演讲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xxxxx”。

  当下,"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智造"强力迈进,我们要补上"工匠精神"这一课,让它为中国腾飞,做出积极担当。从容独立、踏实务实。"欲速则不达"、"萝卜快了不洗泥"告诉我们,无论是企业发展、人的发展,太强调"快"和"立竿见影",注定会留下粗糙、浮躁的印记。无法让人永久记住。因此,需要在踏踏实实方面下功夫:不贪多求快,不好高骛远,不眼花缭乱,不惜力,不怕费事。甚至费尽周折没有收获也无怨无悔,不轻言放弃,用一步一个脚印的精神,艰苦磨练,产品和技能才能不断攀越,走向精致。比如"大国工匠"胡双钱,在自己的行业干了35年,"在车间里,他从不挑活,什么活都干,通过完成各种各样的急件、难件,他的技术能力也在慢慢积累和提高"。

  摒弃浮躁、宁静致远。也就是所谓的职业心境的从容淡泊:外边的世界很热闹,自己却不轻易盲从;灯红酒绿中的诱惑很多,自己却坚守"初心",一切"走心",像田野一样安静,像诗歌一样平和。"静能生慧","静能生乐",所以,工匠们才能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枯燥的专业发展中,拥有不知疲倦的技术性快乐。让技术发展,离浅入深,不断飞跃。比如"大国工匠"毛腊生,是给导弹铸造衣服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却"很无趣,甚至连个爱好都没有,有时甚至连表达都成问题"。"39年,他只做了一件事——读懂砂子,铸好导弹"。他将"木讷"当做淡定,将"无趣"当做安静,浮躁少了,当然就能造就技术的'辉煌。

  精致精细,执着专一。《尚书?大禹谟》有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在技术竞争、人才竞争白热化的当下,要想谋求更辉煌的成果,"差不多的思维"要不得,它会让自己流于庸俗,止于轻薄、肤浅和粗糙。发展思想不精细,产品就上不了档次。所以,我们要有"人有我优"的技术追求,选定一个目标,努力用一生的时间和更多的精力,精心打造,永不放弃,不遗余力,精益求精,甚至用强迫一样的思维,让技术和产品"从99%到99。99%"的过程中,迂回推进,不厌其烦,努力坚守,把每一个生产产品,当作工艺品一样精雕细刻、耐心打磨。久而久之,就能创造出与众不同的发展奇迹、震撼效应。比如"大国工匠"胡双钱,"在35年里加工过数十万个飞机零件,在这里面没有出现过一个次品。"精细到了何种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人人都有"工匠精神","中国智造"、中国品质,自然就能更上一层楼。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

工匠精神的演讲稿 篇4

  从油漆工到云南机械加工行业的“一把刀”,从学徒到拥有“全国劳模”“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的“名匠”……53岁的云南冶金昆明重工有限公司车工耿xx用30多年的执着,诠释着“工匠精神”。

  “车工一把刀,磨刀是最基本,也是最难的。”对耿xx来说,他的工作往简单了讲就是磨刀,往难了说是磨好刀。“我只是坚持把一件普通的事情努力做好而已。”

  意义非凡的“两把刀”

  “这两把车刀意义非凡,一把是父亲留给我的。另一把双头车刀,一头是师父磨的,另一头是我磨的。”初见耿xx,聊起的第一个话题就是“刀”,这两把刀是他至今最宝贵的两件藏品。

  两把刀其貌不扬,外行人很难看出它们的精彩之处。“当年师父示范了一遍要领,磨好一头后,就拿一大筐废刀让我练,每天磨五六个小时。”耿xx说,出师的这把刀,他足足磨了一个星期。

  对耿xx而言,这两把刀,一把意味着传统技艺的传承,一把标志着认真把一件事做到极致的态度。每当困惑时他都会拿出来看看。

  出生技术工人家庭的耿xx,1982年技校毕业后,先是在昆明铣床厂当油漆工。两年后,他调入昆明重机厂改行当了车工。零基础的他,从最基本的摇手柄学起,在厂里请教老师傅,回家就问同为车工的父亲。勤学苦练的耿xx很快成为骨干。

  “车工就玩‘一把刀’,刀好活就不会差,否则就算不上合格。”耿xx从工具箱里又翻出几把车刀说。如果掌握不好磨刀要领,车刀用起来就容易报废,尤其是特殊材料,就会造成浪费。

  工作30多年,到底磨过多少把车刀,耿xx自己也算不清了。“每把车刀都得靠手工在每分钟3000转的砂轮机上打磨。多的时候一个月要磨10到20把,少的也得3到5把,加工一个工件最多时就需要20多把不同的刀。”为此,他没少吃苦头,双手经常磨起血泡,渐渐结成厚厚的老茧。

  耐磨的“工匠”技术刀

  “角度清晰可辨,刀刃铮亮锋利,这是高手磨出的刀,用这种刀干活快、准、好。”迷上了车刀,车间几乎成了耿xx生活的全部,这种热情直到今天仍没有变。

  车刀切削着金属,阵阵尖锐响声掺杂在机器的轰鸣声里,一卷一卷的铁屑随之落下……这场景,耿xx再熟悉不过了,他就是这样和车刀“较劲”的,车间一呆就是一天,琢磨让刀使用寿命更长,让工件光洁度更高……

  钻进车刀改造的“牛角尖”,耿xx几乎年年都有一两样“改革”。“这把刀,乍看和其他的没差异,但其实刀的角度、材质区别很大。加工轧辊时连续切削11个小时不用换,可加工洛氏硬度65至68度的材料。”20xx年,以耿xx为主或独立完成的“一种深孔锥度铰刀”“一种高硬度、高韧性难切削材料机加工刀片”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

  “这活需要经验积累,多年之后我才懂得老一辈强调的‘一把刀’,不仅要磨好刀,还要‘因材施刀’。”耿xx说,针对特殊工件,常规的刀用不上,就必须琢磨专用车刀。

  “同一台机器,他做出来的和我们做的天壤之别,他的'精度可以到一两丝,我们的误差会有十丝。”同事马自辉说。

  耿xx从骨子里喜欢对技术精益求精。一谈技术,他有说不完的话,技术之外,他内敛拘谨。这些年,耿xx带领团队完成了拉丝机、橡胶绉片机等产品工艺编制和图纸改进500余项,改进塔机起升部分、重卷机滑槽等生产工艺400余项。

  当好一把“师匠”的传承刀

  利用休息时间,耿xx又学了镗床、钻床等加工技能,还自学CAD制图,成了一名技术全面的加工能手,每年完成车间大量的“硬骨头”加工任务。

  “干这行,就是学习、积累、再传授。”除了车间,现在耿xx多了一个去处——“耿xx技能大师工作室”。靠着老一辈经验成长起来的他,知道“传帮带”的重要性,20xx年以来,他带了20多个徒弟,昆明重工涌现出一批年轻的技术人才。

  近年来,不断有企业高薪来“挖”耿xx,都被他拒绝。“30多年一门心思做一件事,并不是所有人能做到的。”耿xx的徒弟李益雄说。也许,有人认为“工匠”就是一种重复劳动。其实,对“工匠”最好的诠释,应该是耿xx这样,坚持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

  有人觉得车工的活很枯燥,就是反复磨刀,但在耿xx看来,当一块块粗糙的金属通过车刀打造成一个亮堂堂、有价值的“艺术品”,是很快乐的。

  耿xx说,“中国制造20xx”、产业转型升级……要将这些宏伟蓝图变为现实,推动中国成为制造业强国,技术工人承载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问及他心中的中国制造是什么时,耿xx坚定地说,就是磨好手中的这把车刀。

【工匠精神的演讲稿】相关文章:

工匠精神口号11-02

与工匠精神有关的名言11-22

初中工匠精神作文05-17

工匠精神演讲稿08-14

员工工匠精神演讲稿11-24

工匠精神主题演讲稿11-18

新时代发扬工匠精神演讲稿08-28

关于工匠精神演讲稿模板汇总九篇08-11

《工匠精神》读书心得体会07-19

未来工匠说演讲稿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