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2024年学诚法师的语录汇编36句
从出生那一刻起,将经历的每一个见、闻、觉、知的境界,都拿来当作材料,一砖一瓦地搭建起了这座迷宫,并埋藏了每一个陷阱和隐患。下面是小编搜索整理的学诚法师的语录36句,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生活幸福的人,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他计较的少。
2、超越外在身份的限制,不仅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不仅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会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事实真相,更全面地了解自己、了解别人。
3、内心对身份超越,能让人在现实生活中更洒脱,不为眼前利益所限制,多一份宽容,多一份清明,多一份智慧。
4、生命,就像是一块黄金,金灿灿的,闪着光芒,厚重踏实。
5、超越身份的局限,找到身份以外的你,找到不曾变化的我们清明自在的心,让我们的生命展现出它本有的如黄金般璀璨的价值,照天照地,熠熠生辉。
6、我们内心面对外在事物所起的反应,是由我们过去的知识、经验、心理结构决定的。
7、一般的做法就是追求,向外在拼命地追求,希望得到物质,希望改变别人,希望事事顺自己的心,希望每个人都对自己好。
8、我们不能确认未来什么时候发生地震,什么时候得上绝症,甚至不知道下一个拐角我们会遇见谁,下一分钟我们的心脏会不会忽然间休息。
9、我们的内心是可以自己改变的,改变内心的一个判断方式。
10、改变自己的内心,让它越来越光明,越来越慈悲,越来越灵活,越来越包容,越来越有力量,让人产生一种能力,面对所有的外在,都能够快乐,都能够远离痛苦。
11、幸福,如果是建立在外在的基础上,那就是不稳固的。
12、如果我们觉得,要得到外在什么东西,才能获得幸福的话,目标本身就错了,自然不容易获得真正的安乐与宁静。
13、"爱"产生——追求"爱"——得到"爱"——失去"爱",然后发起新一轮的对"爱"的追逐,最终又失去"爱",生活就是这种公式的不断重复。
14、作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只有活在感恩的世界里,才会让自己感到心安。
15、有的时候,演员会忘记这只是外在的身份,忘了自己是个演员,忘了在舞台上,其他人也只是演员。
16、活在当下,我们就能觉察到自己面对事物的心态,好的就保持,不好的就把它改正。
17、有爱就有苦,苦从爱生。
18、佛教徒持守戒律,是为了净化自己的心灵,提升内心的力量,开发内在的智慧。
19、佛教的戒律可以说是我们实现成功人生的方便之路。
20、痛苦的根源就是我们的执著,因为一切都是变化无常的,外在的东西并不随着我们的意愿而保持不变,当变化出现,不遂我们的意,就产生了痛苦。
21、快乐和幸福从服务和利益他人而得。
22、凡夫说话都是"烦恼心"驱使,越说越躁动,越说越烦恼。
23、当今越来越忙碌的社会,清闲已经成了稀缺资源。即便这么一点点少得可怜的清闲,又大多被浪费在光怪陆离的声色饕餮之中,内心没有片刻的喘息余地。
24、宁静看似平淡,却不可或缺,如同家常便饭虽然滋味一般,却可以保证身体的营养和能量,不让人挨饿。
25、如果人能够平心静气地思考问题,就会降低误判的风险,消除很多误解和矛盾。
26、持戒让一个人从举止到内心都安详、稳重,透出一种慈善、清和的光辉,私心杂念少了,就容易专注,也就是"定学"。
27、自我作为一种存在,其最复杂之处在于,它不仅仅是那座庞杂而令人沮丧的迷宫,是迷宫中那个苦苦寻找出口而不得的焦躁的人,亦是这座迷宫的搭建者本身。
28、任何想法在刚刚诞生、尚未付诸于现实的时候,都是一个梦。
29、守的是什么呢?守"成"——过去的成绩、成果、成功、成就。人一旦执着这些荣耀,就会更加保守,更加计较,反倒阻碍了自己的继续前进。
30、现代人喜欢讲道理,但家庭不是讲道理的地方,更不是打官司的地方。不要试着去改变别人,尤其是自己的亲人,我们只能靠爱与德行去感染人。
31、积极地、带着爱去倾听,理解孩子真实的想法和情感,并和孩子交流;父母也要善于表达,坦然地展示一个真实的自己,让孩子理解自己的苦衷;通过开诚布公地、平等地讨论,让亲子双方作为一个团队共同去解决问题。
32、在佛教看来,中国传统的五种人伦关系都是爱与智慧的体现。
33、无限轮回,一切众生都曾作过我的父母,因此要孝顺一切人,恭敬一切人,在有差别的缘起下,去实践平等的大爱。
34、一种缘分就有一种伦理,世上的缘有千万种,因此伦理也不是僵化的,也许今日是师,明日是友,这需要我们用智慧去观照。
35、人的心理很奇怪,一方面如此希望被认可,另一方面对于那个他希望认可自己的人,又总能挑出这样那样的毛病。
36、一个孩子常常习惯于认为,只要自己有问题、有困难,老师和家长都能帮他解决。
【学诚法师的语录】相关文章:
延森法师的语录合集30条09-22
2024年延森法师的语录集锦65句05-22
《魔法师的帽子》读后感04-29
魔法师的帽子读后感04-30
经典的语录 09-29
简单语录经典语录简短07-12
三毛的语录经典语录11-19
冬至的语录11-03
经典社会语录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