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文网>作文>读后感>一棵大树的读后感

一棵大树的读后感

时间:2024-05-21 10:08:11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一棵大树的读后感模板

  读完一本书以后,你有什么领悟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棵大树的读后感模板,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棵大树的读后感模板

一棵大树的读后感模板1

  世界上其实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只奉献不求回报的人,另一种是只求回报不报答也不奉献的人。第二种人在世界上无法生存。

  在日本发生了一场海啸,那场海啸直扑一个大学。当时那所学校里有10多个中国留学生,他们一见海啸来了,便向高山上奔跑。有一个日本人一见,让他们跟爬上一座更高的山。海啸来了,它把日本人淹死了,而留学生却生存了下来。在四川的大地震中,出现了许多舍生忘死的英雄,有的是老师,有的是同学,有的是父母。他们一心让别人能生还,而自己却被无情的废墟吞没了。这些人应该让世界、人民、祖国记住!他们应该被世界记住!

  现在,流行一种词语,叫做月光族、啃老族,他们一生下来,就被父母疼爱,导致日后理所当然地认为每个人都该为自己团团转。对不起,这种人只有一条路,他们走这条路越来越窄,阳光越来越暗,并走向峭壁。而奉献的'人越走越宽,阳光普照大地越走越美好。虽然,有时会遇上困难,但后面有一群人在帮助自己。人民的力量是无限的,不奉献的人,是永远不会拥有这种力量的,不奉献的人后来会被世界排斥。奉献不求回报的人是光荣的,伟大的!

  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就像不会呼吸的鱼,出了家的水箱,在干燥的社会上,他不会奉献,也不会回报,必将焦渴而死。

一棵大树的读后感模板2

  今天,老师教了《一棵大树》这篇课文,给了我深刻的教育。《一棵大树》是美国著名作家谢尔·西汀弗斯的一篇文章。

  这篇课文里写一位小男孩小时候和一棵大树是一对让人羡慕的朋友。他常在树上荡秋千,可男孩长大后不来了。一天男孩终于来到树下,不过他要了果子就走了,第二次,他要了树枝走了,第三次,他要了树干走了。过了很久,男孩老了,疲惫不堪地来到树下,大树让他在树墩上休息。文中有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什么也没有,只剩下一个老树墩,我真想再给你些什么”,让我深思。

  这不正像我们大家的妈妈吗?妈妈给了我们生命和温暖,让我们幸福和快乐。她总是无休止地加班,我曾问过她为什么这样,她只是微微一笑。这让我想起一首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为我们操碎了心,而自己更加消瘦、苍老。

  我像那个小孩一样,妈妈每次给我买好衣服、鞋子,可我却不领情,说这不好那不好,还嫌弃妈妈。

  记得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天气寒冷,我穿得太单薄,感冒了。妈妈把我送入了医院,那时正是甲流流行的日子,因为我生病了,身体虚弱,所以染上了甲流,妈妈焦急得不得了,马上帮我办了住院手续。夜深了,我睡了,可仍在输夜,妈妈却未合眼,一心一意在照顾我。我十分感动,我把妈妈为我做的.一切记在心里,我想大声地呼喊:妈妈,我爱您!

一棵大树的读后感模板3

  读完了《一棵大树》这篇文章,我不由想起了自己。文章中的那棵大树多像爸爸、妈妈,而我,又多像文章中的小男孩呀!

  平时在家里,我总是要求爸爸妈妈给我买不是买这个就是那个,有时候饭做晚了或者是不合我的口味,我还要生气,不吃饭。说这菜一点也不好吃,我气冲冲地走进房间,而对与我的这些无礼行为,爸爸和妈妈从来没有责怪过我总是默默无闻地关心着我,一如既往地无私奉献着和养育着我。

  爸爸妈妈多么的像第六课那棵树呀,我又多么像第六课那个孩子,那棵大树是一个无私奉献的大树,是一个为别人着想的大树,一棵不求回报的大树,一棵乐于助人的`大树,是一棵有求必应的大树,而那个小男孩是一个自私的男孩,一个贪婪的男孩,一个无情的男孩,是一个只顾索取,不知回报的男孩。

  现在想起来,这样是多么不应该呀!纵然父母对子女、长辈对晚辈的爱是无私的、是不求回报的,但作为子女、晚辈的我们,不能一直不明白这样的一份深厚的感情;不能对父母的爱总是置若罔闻,好像他们应该这么做一样。人与人的感情是需要相互营造的,爱也应该是相互的。爱不只是长辈对晚辈的无私给予,更应该是长辈和晚辈之间的相互关爱。

  我不想做文章中的小男孩,一直到老年才明白了这个道理,才想到回报大树的爱。我要从现在开始,就会关心自己的父母,爱自己的长辈。

【一棵大树的读后感】相关文章:

大树的自述小学作文01-09

大树日记50字06-21

小草和大树读后感06-06

《小草和大树》读书心得10-09

一棵树初一作文03-15

读后感精选06-29

简爱读后感08-23

孔乙己读后感10-29

《白雾》读后感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