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纪录片《西南联大》观后感
看完一部经典作品以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可是观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纪录片《西南联大》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纪录片《西南联大》观后感1
今天晚上我们观看央视纪录片《西南联大》。我在观看该纪录片的过程中获得的最深刻的体会是好大学最有价值的东西是大学文化和教授们的治学精神。大学不一定要有大楼,但必须要有大师。只有大师才能培养出像杨振宁、李政道、许渊冲这样的杰出人才。它以讲故事的.形式宣扬一种大学精神。该片最吸引我的地方是纪录片中所讲述的那些名师的故事。在那战乱年代,哲学家金岳霖先生即使听到日本飞机将要进行轰炸的警报声也待在楼里不跑,仍旧坚持写书。一个学者为了学术连命都不要了。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样的学者能不成功吗?!他培养的学生能不受他影响吗?他的《知识论》和《论道》能不成为名著吗?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
纪录片《西南联大》观后感2
在那山河破碎、烽火硝烟的年代,有这样一群读书人不畏枪林弹雨、不惧条件艰苦,凭借一身风骨,守护国家文脉。是他们,书写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担当着民族脊梁。在那个战争年代,他们有一半的日子天天躲避日寇飞机的`轰炸。物价飞涨,师生在半饥半饱的状态下,在那样艰苦的岁月里,为中华民族培育了一大批人才。
如今,早已不用在那破不成形的屋子里上课,不用再忍饥挨饿,而有多少人又学会珍惜今天的幸福呢?
愿大师之风骨永不朽!
纪录片《西南联大》观后感3
看完,我不禁思考:在这样的大好年华,若是归顺了日本,是否会过得轻松惬意?为什么非要选择荆棘密布的道路?但是当看到日本人一次一次投放炸弹,校长就一次一次重修教学楼时,我恍然大悟:这所学校的校长冒着生命危险也要教书育人,这所学校的`学生不惜途步数百公里也要追求真知,他们坚信文化必会传承,他们坚信民族终会复兴。有着这样远大的理想和目标,个人的平安喜乐已经微不足道,区区侵略别国的日本鼠辈又如何能让他们低头?
纵使会被千刀万剐,也要傲然伫立于废墟之间。虽然沧海一粟,却无法让忘怀,也许这就是西南联大的精神!
【纪录片《西南联大》观后感】相关文章:
纪录片《重生》观后感09-27
圆明园纪录片观后感08-18
镜子纪录片观后感12-20
2021央视纪录片观后感11-20
大国建造纪录片观后感05-28
《海王》观后感09-23
《活着》观后感11-27
“西柏坡”观后感12-31
海洋观后感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