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文网>总结>教学总结>篮球兴趣班教学总结

篮球兴趣班教学总结

时间:2025-01-07 14:10:14 教学总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篮球兴趣班教学总结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做出带有规律性结论的书面材料,通过它可以正确认识以往学习和工作中的优缺点,为此要我们写一份总结。总结怎么写才是正确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篮球兴趣班教学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篮球兴趣班教学总结

篮球兴趣班教学总结1

  本学期篮球第二课堂以学校的工作计划为依据,按照学生的特点出发,从四到六年级选拔学生参加系统训练。通过这一个学期的训练和对队员的观察和了解,最终确定了12人校队名单,积极迎接下学期举行的街道篮球赛。并在三、四年级选拔了部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篮球基本练习,为梯队建设打好基础。现将本学期篮球第二课堂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这是我从教第二年来带小学生进行篮球训练,在经验方面并不是很丰富。我针对队员的身体素质、基本技术相对薄弱的情况,制订了本学期活动安排,宗旨就是在提高队员身体素质的基础上,进行以基本技术练习为主,辅以简单战术训练。特别是在练习中加强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训练,让学生意识到“有气才有力”的含义,明白到保持充沛的体力在一场篮球赛中的重要性。另外培养骨干队员配合老师进行战术展示,让队员得到成功的体验。还有就是在练习中多增加以下知识性、趣味性强的东西,比如在练习过程中结合一些小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篮球游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训练热情。再如把运球技术的掌握以绕杆接力的形式进行训练,这样既增加了练习的次数与密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结、集体主义精神。根据队员的反馈,效果较好。

  通过一个学期篮球队员掌握篮球技术情况来看,全体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运动意识方面尤为突出。在本学期活动中,全体队员都能按质、按量完成训练内容。无迟到、旷课现象。对四至六年级的学生进行了全面的系统的.训练,以备下学期的上级部门举办的篮球比赛。为了更好更有效的训练我注重了解每一个队员的情况,留下每个队员的联系方式,并主动和家长沟通,然后有针对性的训练。再有在练习基础上,尽量发展他们的特长,启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总之本学期的篮球第二课堂的开展是有成效的,通过几次队内比赛的检验,每一名队员都在原有基础上有明显提高。

  相信我校篮球第二课堂是会越来越有成效的,当然这当中也存在不足的地方,只要认识到不足,积极去面对,经常自我反省、自我检讨,是会得到进步的。在学生当中形成人人熟悉篮球、人人喜欢篮球的良好氛围。

篮球兴趣班教学总结2

  我校篮球的训练,已经有了一定规模。队员在思想作风、身体素质、基本技术方面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现将本年度的训练工作总结如下:

  一、思想作风训练。

  道德品质思想作风训练是政治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能否很好地完成训练任务和球队的发展方向以及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只有严格的管理教育和科学、刻苦训练相结合,才能培养出思想作风优良,训练作风泼辣,比赛战斗作风顽强,组织纪律严明和技术、战术、身体素质好的球队。为了达到训练的目的和完成训练任务,训练工作中贯彻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科学地进行大运动负荷训练。为此要求队员自觉、积极地投入训练,发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难”的精神,培养勇敢、顽强的战斗作风,为集体争取荣誉的高尚品质。做到把思想作风教育渗透到训练场上、比赛之中和球队学习生活中去,并始终作为一项最重要的任务列入训练计划。

  二、身体素质训练

  1.一般身体训练

  一般身体训练的目的是为了增进寻动员的身体健康,提高集体的机能,发展运动素质。在训练过程中主要以一般速度、力量、耐力等素质为主,因为它们是技术、战术训练的基础,没有良好的一般身体素质,便不能掌握高难度的动作,承担大负荷的训练和紧张激烈的比赛。

  2.专项身体训练

  篮球运动的专项身体素质,在于提高速度、耐力、力量、弹跳、灵敏等身体素质,紧密结合篮球技术的特点和要求。以两种形式进行训练一种是紧密结合单个篮球技术、战术的特点和要求进行的专门素质训练;一种是直接结合篮球组合技术与战术进行的。

  三、技术战术训练

  全面掌握技术,是提高技术水平和灵活机动地运用战术的基础。技术全面是发挥重点技术的保证,重点技术有能带动和促进技术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全面训练的基础上,特别注重突出重点,从中发现与培养队员的特长技术,使队员逐步形成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个人技术特点。所以根据队员自身的特点,在训练中贯彻全面、实用、准确、熟练的要求。

  四、四个注意事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但从全局考虑,每位队员还应完成以下四个方面的使命

  ⒈随时注意接球,完成区域战术衔接。

  ⒉随时注意传球,传给机会最好的'队友完成进攻或防守进攻。

  ⒊随时准备进攻,进会稍纵即逝,要抓住机会完成任务。

  ⒋随时准备为队友创造良好的机会,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利用突分、掩护、策应的基础配合,打开局面或扩大战果。

  不管是男队员还是女队员,在本学期的训练中技战术有了很大的提高,个人技术、身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相互之间的配合逐渐有了默契。但在比赛中身体对抗性不强、心理素质还需要很大的提高,在下一期的篮球训练中,必须加大力度,主要以提高力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为主,培养学生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技战术水平,争取在以后的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篮球兴趣班教学总结3

  1.引言

  许多人认为篮球运动是青少年最喜欢的体育项目之一,在每个学校最受学生欢迎和接受的体育课就是篮球课。然而,现实生活中存在这样的现象,在课余时间,在篮球场上出现的性别都是清一色的男性,女性的出现称得上是奇迹,女性成了稀有珍品。为何?也许这与篮球教学有密切联系。再看女生在篮球课堂上的表现,怕太阳晒黑,躲在树荫下,有练习的只是单一投篮,或拍着运球,与另一边教学比赛对抗的男生形成十分鲜明的对比。这又为何?女生说对篮球不感兴趣。教法问题。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有精辟的论断:“教的法子必须符合学的法子,游泳是在水里做的事情,必须在水里学习。”这就启示我们要注意以“学”定“教”的问题,从“学生乐于怎样学”的维度探索篮球教学的科学化进程[1]。篮球教学要体验,让学生体验一种充满活力的篮球,而不是干瘪的篮球单个技术。所以教学中的课前设计第一步应设法把学生引导到体育活动中,而不是先学什么技术。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法等手段,以量化研究论证采用小篮球教学能否提高初中女生的篮球学习效率,为体育教师和其他理论工作者提供参考依据。

  2.研究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

  福建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初二年级6个班女生共计133名。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查阅与参考有关篮球教学与训练的相关文献资料,包括心理学、体育教学方法等相关方面内容,为本文提供了理论依据。

  2.2.2实验法。为开展该项实验研究,经校方同意,教务处对初二年段体育课进行有计划的排课,20xx―20xx学年度安排12节篮球课时,并对篮球教学课时采用男、女分班教学。同时购买四个可移动的小篮球架,并要求年段组织开展一系列与篮球相关的第二课堂活动。随机在研究对象中抽出初二1、3、4班女生(68人)为实验班,初二2、5、6班女生(65人)作为对照班。采用男、女分班分组教学组织形式[2],实验班采用小篮板教学,其篮框高度降为2.60米(见表1),并选用直径小的小篮球;对照班则采用标准高度的篮圈和篮球进行教学。在实验过程中,我同时执教实验班和对照班,施以相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成绩测验在时间和要求上基本统一。

  表1 篮球的设备规格

  2.2.3问卷调查法。按本文研究的内容,对本课题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其问卷信度和效度符合研究要求。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33份,回收133份,其中有效问卷120份,总有效率为90.2%。

  3.结果与分析

  3.1学生对教学篮球大小满意度的调查结果

  作为实验,在篮球课堂教学中,对实验班的女生要求选用小篮球及采用小篮板(可降低篮圈高度)进行教学练习,充分考虑初二女生现阶段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生理上身高矮小(见表2)、上肢力量薄弱,手掌与球接触面较小;心理上感觉篮球重、篮框高,因难以投进球而容易产生消极情绪。观察发现,篮圈低了,球小了,实验班每个女生都能积极参与练习,因为球小好控制,使学生容易掌握投篮的动作技术要领。较高的投篮命中率,使她们更勤快地练习投篮,更喜欢篮球。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积极性高。对照班的女生选用标准篮球进行练习(见表3)。

  表2 初二年段女生身高、体重表N=133

  表3 篮球规格

  通过几节课实验后进行的问卷调查发现,实验班对选用小篮球及小篮板教学十分欢迎,感到“很满意”和“较满意”的为100%。而在不选用小篮球教学的对照班中,感到“很满意”和“较满意”的仅为45.1%,“无所谓”和“不满意”的占54.9%。而在不采用小篮板教学的对照班中,感到“很满意”和“较满意”的仅为34.8%,“无所谓”和“不满意”的占66.2%。实验班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班,经卡方检验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见表4)。

  表4 对篮球大小及篮框练习高度满意度调查结果N=133(%)

  3.2小篮球对学生掌握篮球基本功程度的调查(测试)结果

  实验班的女生对掌握篮球的传、接、投、运等动作技术所需时间短,熟练程度较高,在小组对抗赛中,各项技术动作表现较为熟练,在失误率方面明显表现出较以前低;而对照班对掌握篮球的传、接、投、运的技术所需时间长,所表现出技术动作的不稳定及不规范,甚至不熟练。通过年段组织开展的女生篮球赛,就比赛场上出现的情况,以及比赛成绩不难看出结果,对照班和实验班在得失分率和名次上出现明显差距(见表5)。

  表5 初二女子篮球赛比赛总成绩

  3.3篮球教学对增强学生意志力的调查

  经过小篮球的教学体验后,实验班学生都感受小篮球和小篮板所带来的乐趣,能充分发挥出自己的能力,女生面对低篮框十分喜欢行进间上篮练习,乐而不疲的投篮、运球和传接球、加上分组的教学比赛,女生们在篮球场上的运动量自然加大,通过锻炼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乐而不疲的运动十分明显地增强了学生不怕累、不怕苦、不怕晒、不畏流汗的意志品质。实验班的女生运动量明显高于对照班,其意志力的表现自然也强于对照班。对“篮球教学是否有利于增强人的意志力”的问卷结果显示,实验班选择肯定答案的有61人,占89.7%;对照班则选择“肯定”的有43人,占66.7%,经卡方检验,二者差异显著,实验班明显优于对照班(见表6)。

  表6 篮球教学对增强学生意志力的调查结果N=133 (%)

  3.4小篮球教学对女生学习篮球兴趣的影响

  实验班级的女生十分喜欢上篮球课,就算跑出一身汗,累了还是喜欢篮球,只要有球满场跑都可以坚持下来,篮球给她们带来了快乐。而对照班对篮球的兴趣程度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对篮球产生厌恶感。通过观察,发现实验前与实验后在课余时间里,在篮球场上出现女生的人数和次数增加的变化,足以证明小篮球教学对实验班女生学习篮球兴趣的影响。在教学中,进行同样的练习活动,实验班学生较对照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小篮球和降低的篮圈高度给了女生轻松的练习环境,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验研究发现,实验班学生普遍认为,采用小篮球和小篮板教学能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与对照班比较,对照班的大部分女生对篮球课有一种不乐于参与的行为,每次练是在老师的监督下进行的,投篮命中率低,难度较大,手臂容易酸,对篮球的兴趣程度低。因而通过调查,其卡方检验差异具有显著性,实验班明显优于对照班(表7)。

  表7 篮球教学对提高篮球兴趣的调查结果N=133(%)

  3.5小篮球教学对学生体育成绩的影响

  篮球运动是一项全身肌肉、关节都参与活动的运动,可以使身体得到全面的锻炼,对于增强女生体质,保持身心健康和培养优良品质都具有重要意义。它能提高队员各感受器的功能,对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及其协调能力、改善内脏器官的功能,都有良好的作用。这对于初中女生的上下肢、骨骼、肌肉的发展,提高内脏器官功能及人体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素质的发展有积极作用。在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学期末常规项目考核后发现,实验班女生成绩较以往有了较大的'提高,取得90分以上的有16人,优秀率达到了23.5%,平均为85.4分;而对照班的优秀率为4,优秀率仅为6.2%,平均为74.3分,两组体育成绩平均分卡方检验差异十分显著。

  4.讨论

  4.1采用小篮球教学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采用小篮球教学,充分结合了初中女生的身体素质特征及生理、心理的特征,简化了器材设备,改变只能用标准器材或制式设备的观念,真正落实让学生“都能”与“都会”的体育教学的重要理念,真正体现“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

  在对实验班进行篮球教学时,我们可以发现利用小篮球教学,学生十分容易学习教师所讲解示范的动作,摆脱了过去那种面对过高的篮球架、手持又大又重的球、做好了动作姿势却无法顺利地将球投入篮筐内的现象。小篮球和低篮圈高度增加学生的自信心,让篮球技术动作变得易学易练习,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采用分组教学、分组练习的组织形式,实验班教学分组中采用自由分组的原则,并规定每组人数4~6人,每组的人员由学生自己选择,必要时教师给予个别协调。这样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自由分组让彼此熟悉的同伴在一起,又接纳了新的成员。实验研究表明,学生对这样的分组形式是十分满意和愿意接受的。让每个学生在自己所熟悉的群体环境中都能尽情表现,更有利地参与篮球教学比赛活动,在正式群体即班集体的学习活动中,主体作用就表现得尤为明显,在年段组织的班与班篮球赛就充分体现出这一点。

  4.2采用小篮球教学有利于提高女生学习篮球的积极性

  实验研究表明,采用小篮球和小篮板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篮球的兴趣。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更乐于学,乐于表现,学习态度端正,情绪高昂。作为研究,在共12节的实验课教学中,学生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学到了许多篮球的基本技术、基本攻防战术,女生的对基本的传、接、运、投等技术掌握得十分熟练。观察发现,有部分实验班的女生在课余时间,经常到篮球场上打篮球。(为开展研究,学校体育组在篮球场上专设了一块女生专用场地,可升降的小篮球架长期放置在专用场上。)这在实验课前是很难看到有这么多的女生自主、自发组织到篮球场上打篮球的,这种现象足以证明采用小篮球教学提高了女生学习篮球的积极性,这些女生对篮球运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篮球对抗活动中,女生们通过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帮助,合作练习加深了学生的友谊,强化了学习效果;在练习中,团队的力量会激励学生奋发向上,营造出良好的班级氛围。比较对照班的女生表现则较消极,极个别女生能到篮球场上打球,而且她们也是受实验班的女生影响的。

  4.3采用小篮球教学为初中女生的篮球爱好者提供了发展的舞台

  通过小篮球教学,实验班的女生在篮球练习和比赛过程中,同队成员之间彼此有更多的共同语言,也更方便与其他学生之间的相互指导,相互帮助。因为有共同爱好,让她们经常走在一起,组成一个个良好的群体,既增进友谊又提高篮球技术水平,在年段组织的篮球比赛中都积极报名参加为班级争光,并成为我校女子篮球队的后备力量,同时提高学校女子篮球队的运动技术水平,每当傍晚的课余活动时间里,在学校的篮球上可以经常看到初中女生的身影。

  4.4采用小篮球教学给学生带来成功的情感体验

  采用小篮球教学,大大降低了教学难度,女生学习自觉了,积极了。小篮球和小篮板更让女生们增强了自信心,女生们对篮球知识的了解加深了,对基本技术的掌握熟悉了,在球场上大部分的学生都能有效应用简单的运球过人,准确的传接球,和一些进攻小配合。通过篮球教学,女生们形成教学比赛的小群体,形成了一定的和谐优势,师生共同营造了适宜的课堂氛围,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与参与性,维持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达到整体与个体的统一。通过采用小篮球教学,实验班学生对于成功的情感体验强烈,对于小篮球和小篮板具有的好处的体验更强烈。在学期末的常规考核中,实验班学生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班,部分原有基础较差的学生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这是因为对于体育基础较差的学生,在采用小篮球教学过程中,让她们在心理上更易得到肯定,这种肯定往往会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主动正视自己的不足并努力自我提高。对于体育基础较好的学生,在帮助同伴时自身能力得到锻炼,发觉篮球技术水平的提高使她们得到更多乐趣和成就,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5.结论

  5.1将小篮球和降低篮圈高度的篮球架作为女生篮球课堂教学器材的设备得到实验班学生一致的肯定,满意度为100%,说明这种教学方式得到学生的赞同。

  5.2在采用小篮球教学的活动中,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自身的运动潜能,问卷中有89.7%的学生肯定这种教学方式对增强意志能力的积极作用。

  5.3实验班肯定采用小篮球教学能提高学习兴趣的占人数的86.3%,可见采用小篮球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篮球学习效果,并促进女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帮助提高体育综合成绩。

  5.4采用小篮球和降低篮框高度的教学,其教学组织与教学指导都优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没有改变,学生要掌握的篮球技术动作要求也没有降低,而学生学习的困难程度则大大降低,更使得初中女生喜爱篮球课,喜爱篮球运动。

  5.5采用小篮球和降低篮框高度的教学,结合分组教学等组织方式,对初中女子篮球教学有相当大的积极作用,但在其他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缺陷,还需进一步研究论证。

  6.建议

  6.1本文研究的采用小篮球教学只是针对初中女生,根据女生的自身素质与生理特征,结合学校的场地设施开展的,建议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合理应用教学方式,以此开展篮球教学活动。

  6.2教师应与学生多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尽可能完善常规的教学器材与设备,改善课堂教学质量,切实强化初中女生的篮球学习效果。

篮球兴趣班教学总结4

  篮球运动是一项动作比较复杂,灵活多变,技术性和竞争性都比较强的球类运动。要想学好打篮球,首先要使学生建立起篮球运动的基本技能概念,如熟悉球性和控球能力,体会动作要领,初步掌握篮球最基本技术和游戏方法,发展学生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等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的集体主义精神。

  这学期的篮球兴趣班活动是每周一、周三下午4:20——5:00,我坚持依法治教,以德治教,按计划,有目的,有内容,有质量地提高活动质量。丰富了学生的学校体育生活,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了学生的.体育意识,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内容的丰富多彩,训练方法的灵活多样,深深地吸引了小组的所有成员,他们兴趣高昂,深深地喜爱上了篮球运动。每天的活动我们都是按照计划进行下列内容训练:

  ①篮球准备活动。

  ②熟悉球性。

  ③基本站立姿势和持球方法。

  ④原地运球。

  ⑤原地双手胸传、接球。

  ⑥原地双手胸前投篮。

  ⑦行进间直线运球。

  ⑧行进间曲线“之字型”运球(伴有半转身、全转身、跨下、身后运球等)。

  ⑨移动、起动、侧身跑、变向变速跑、急停、滑步。

  ⑩后退跑的技术,等等。

  由于兴趣班成员是3—5年级,其间学生的基础和水平都不一样,所以我采用了分组教学的方法,基础好的5年级和部分4年级学生进行巩固练习之后就安排新的内容进行训练,基础较差的学生就稳扎稳打,从零开始,大好基础。对于篮球基础训练师很枯燥乏味的,我在进行基础训练的过程中组织了各种各样的游戏以提高学生们的积极性。如:球感练习我们举行了花样篮球比赛;运球练习组织了运球比多、运球接力、全场综合运球等;传接球练习组织了报数传接球、三角传接球等;组织了投篮比赛;有一定基础的学生间的友谊比赛等等。

  存在问题:这学期因为甲流所以请假的学生比较多,基本每节课都有感冒或者其他的病情而不能参加训练的同学。基本技术掌握情况:总体情况4、5年级有一定基础比3年级的要好,其中传接球整体情况较差,运球也还有待加强。大部分学生都比较刻苦,特别是3年级的学生,因为没有基础,不用老师强调都不折不扣的完成老师规定的训练任务,有几个同学已经有了初步的篮球意识。

  通过一个学期的活动和比赛,同学们进步很快,基本上都初步掌握了篮球运动的基本技术,基本完成学期计划。篮球运动大大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提高了他们的凝聚力。

【篮球兴趣班教学总结】相关文章:

兴趣班工作总结11-01

舞蹈兴趣班工作总结08-07

英语兴趣班工作总结10-27

小学舞蹈兴趣班教学工作总结09-14

篮球教学总结08-28

暑假班篮球教练工作总结08-21

篮球兴趣小组活动计划05-21

篮球兴趣小组活动计划11-09

小学篮球兴趣小组活动计划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