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家乡的端午节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1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每当端午节到来的时候,我们都会情不自禁地唱起这首儿歌。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还没到端午节时,爷爷就从市场上买了艾叶和菖蒲,并把它插到了厨房里和正屋的条桌上。我看见了,便好奇地问爷爷:“爷爷,为什么要插这些呀?”爷爷慈爱地抚摸着我的头说:“这叫艾叶,那叫菖蒲,把它们插在家里会驱虫、避邪,你闻闻看,它们还有一种刺鼻的气味。”我凑上去闻了闻,果真有一种浓浓的药味儿,怪不得连虫子也怕它呢!
端午节那天,我一大早就起床了。咦,怎么有一阵粽叶的香味?我飞快地往楼下跑去,原来是奶奶正在包粽子。只见奶奶把长长的箬叶折叠,围拢起来,做成了一个窝,然后再把糯米和馅儿轻轻地倒进窝里,最后包出棱角,再用线紧紧地扎起来。粽子的馅儿有好多种,有豆瓣、有蜜枣、有红豆,还有咸肉……奶奶一边包着粽子,一边问我:“乖乖,你最喜爱吃哪种馅儿的粽子?”我仰起小脸,大声地说:“咸肉粽子。”“好,我这就给你包。”粽子包好了后,奶奶把它们放进锅里煮上四五十分钟,就可以吃了。我迫不及待地从锅里拎起一个咸肉粽子,顾不上烫,小心翼翼地剥开箬叶。轻轻咬上一口,粘粘的,咸咸的,香香的,好吃极了。我一口气就吃了两个,中午连饭都吃不下了。听妈妈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为了不让鱼蛟虾蟹去吃屈原的遗体,周围的老百姓都往江里投粽子。年复一年,每逢端午节那天,人们便把包好的'粽子投到江里祭祀屈原吃粽子的习俗就这样流传至今了。
吃完午饭,我和妈妈来到了街上。咦,前面怎么围着那么多孩子?我挤上去一看,原来是一个叔叔正在卖香囊。只见他手举一根竹竿,上面挂着许多用丝布和五色线缝制的小袋子,长方形的、菱形的、星形的、方形的……好可爱哦!“妈妈,给我也买一个吧!”“好,咱们也买一个保佑我家丁丁平平安安!”妈妈付了钱,叔叔把香囊戴在我的脖颈上。我捧起香囊,闻了闻,真有一阵清香!
端午节是粽叶飘香的节日,流露出的是浓浓的故乡情。它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更是家乡孩子们欢乐的节日!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2
端午节快要到来了,朔州日报小记者工作站举行了一次“亲子寻宝”拓展活动,就在沙楞河度假旅游村。
这天,我和妈妈早早的起了床,上了大巴车。在车上我们一起唱歌,进行自我介绍,非常开心。我想,这次活动一定很有意思!
我和妈妈被分配到了水木清华一组,活动就此开始了!
第一关,我们水木清华组得到的提示是“___,不进则退,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收”。由此我们推测出第一关肯定是逆水行舟。我们穿上救生衣,上船了。我们组根本没有人会划船,于是就拿着船桨左一下右一下地划,用不了两分钟的路我们却划了五分钟多,在路上,船左右晃动,我心惊胆战,生怕船翻了!后来我才知道,我那简直是杞人忧天。
第二关,我们得到的提示是一首诗,通过我们组的智慧,得到的结果是“穿越火线"。这一关,我们浪费了好长时间,不过在别的'组看来,我们还是遥遥领先。这一关的规则是:只要有一个人碰到线,那么全体人员重来。我们商量了一个对策:先从下面过,再从上面过。
第三关,是飞渡彩虹。在这一关中,又浪费了十多分钟,因为飞渡彩虹的红布不见了,所以没能快速完成!
最后一关是智慧钥匙,这一关,通过我们队全体队员的智慧,快速地完成了。
我们夺得了第一名,接下来,是寻宝活动,自由分组。
我进入有一人高的草丛里,睁大眼睛左看右看。忽然,有一个白呼呼的东西出现在了我的眼前。我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一颗鸡蛋;又往前走,看到一个瓶子,一看里面黑黑的,仔细一瞧,是一瓶醋!继续走啊走啊,“咔嚓”一声,低头一看,哦,一颗鸡蛋,只不过被我踩碎了,真可惜呀!
寻了一上午的宝,肚子也饿了,正好开始烧烤了。
下午是亲子拓展游戏,游戏结束以后,我们恋恋不舍地回去了!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3
农历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可大家知道吗?端午节并不是各个民族都过的节日,只有在汉族、壮族、布依族、侗族、仡佬族等民族地区才有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叫端五、端阳、重五节。正当麦子成熟登场、旷野飘来阵阵新麦香的时候,我们也就迎来了民间的端午节。
在我的家乡,最主要的风俗是插艾叶和包粽子。到了五月初五这天,家家户户的窗户和大门的门楣上便插上艾条和菖蒲,用它们的香味来避邪,保佑天天平安。小孩子戴上用彩色丝线缝制成各种形状的香囊,以求吉祥。包粽子、吃粽子更是必不可少的习俗。可为什么要在端午节这天吃粽子呢?这还和楚国时期的爱国诗人屈原有关呢。传说,五月初五是屈原以身殉国,跳入汩罗江的日子,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悼念屈原。而渔夫们则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效仿。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后发展成粽子。
今年的端午节和往年的不一样了,我学会了自已包粽子。在我们家,包粽子高手算得上是外婆了,只见她拿起事先泡好的粽叶,把粽叶卷成圆锥状,把糯米放进去,中间再放上肉、红豆、蜜枣、花生等馅料,一会儿一个粽子就包好了,有三角形的、菱形的……。看着外婆熟练的手法,我也学着她的样子拿出两片粽叶,先卷成圆锥形再在角筒上放入一点糯米,塞上一大块猪肉,上面再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我开始有点沾沾自喜了,心想:简单的包粽子根本难不住聪明的我。可是当我再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似的不听我的`使唤,接二连三地都跳了出来。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幸好外婆替我“解了围”——把一些糯米弄掉一点,我才舒了一口气,心里的一块沉重的大石头放了下来。经过了一些小挫折,总算到了最后的一个步骤——扎棕绳。粽子要包扎严实才好吃,所以我接过棕绳,把粽子捆了一圈又一圈。这时我才明白包粽子是门手艺活儿,包起来非常不容易。包好了以后,放进锅里煮,清香四溢。我一边吃着自己亲手包的香喷喷的粽子,一边暗暗地想:这个端午节让我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这是我过得最快乐最有意义的一次端午节!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4
一年之中节日多:春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要说我最喜欢的节日,那非端午节了。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关于她还有一个小故事呢:有一次楚怀王被抓了,囚禁在秦国,后来他逃出去了,可是却在路上病死了。楚国人民恨极了秦国,尤其是一位叫屈原的大夫,他对新任国君提出建议:操兵练马,为怀王雪恨。可令尹子兰却说屈原坏话,屈原被革了职,由于心情低落在五月初五投江自杀。后来人们在五月初五这天用赛龙舟等方法纪念他。
我的家乡和其他地方不一样,在端午节的前一天下午,老一辈们用五彩线编成跟彩波一样的美丽的小绳,在端午节早上给我们戴上,象征着我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我们还要去逛端午,其实说白了就是野餐,早上我们把好吃好喝的都装在包里,让大人们带我们去野外吃。
记得去年,我和爷爷去了牛头山,我还捡了一块高20厘米像猪似的石块呢。回到家里奶奶说:“去山上可以冲去一年以来的霉气,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无病无灾。”我问奶奶那你为什么不去呢?可她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后来奶奶还告诉我,端午节是个古老的节日,她小时候也喜欢过端午节。下周就是端午节了,我希望端午节快点儿到来!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5
艾叶青青门前挂,粽香浓浓四处飘
忆起童年家乡事,几多欢乐几多情
这是去年飘雨的端午,放在心里溢满了馨香,今儿把艾香散飞,凝成一只粽子,化作漫天的思念。
端午节的趣事,还是童年时最为好玩,在这个飘雨的端午,我的思绪,又回到了儿时的记忆深处……
那时每到端午,在我们家乡,那天,家家户户都是要在门前挂上青青的艾叶和别的叫不出名来的青藤避邪祈福。我们小孩子们最为高兴,因为可以名正言顺地为家里做点事啦,我们上山采青,然后把摘来的艾叶等挂在自家的门前,小孩子家家串门,看在眼里,喜上心头,也为那些独居老人家门前挂上一把青青的艾叶,以表节日的祈福。
到了晚上,妈妈便要把白天摘来的艾叶、柚子叶、长命草等我不知名的叶子煲成水,用来给我们一家人洗澡以驱邪。在那时只觉得用这些叶子水洗澡很好玩味道很香,可没想到可以驱邪什么的,只是晚上倒是没有那么多蚊子咬我那稚嫩的'皮肤了,哈哈,睡觉也香甜了。这种传统,到今天妈妈每逢过年过节的,都会像以前那样,到青草凉茶铺买来给我们弄叶子水来洗澡,只是现在没有以前的那种采摘的乐趣了。
端午节还有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包粽子了,那时我们家乡人包的粽子,不像今天那么多种类,只有那种纯纯的家乡口味,唔,特别的香,是用山上的一种叫“蚊惊”的植物烧成的灰做成的灰水和在做粽子的材料里。做成的粽子,味道独特,轻咬一口,满齿噙香,透着自然的草木清香,这是家乡的味道,爱极了。如果你偏爱吃甜点,则可剥了粽子,轻点白沙糖,又是别有一番风味。
包粽子时,我们小孩子们是最高兴的,哈哈,因为不在包只在吃,那时的我们确实是好吃的,因为那个年代,平时没有什么好吃的,逢年过节的,就最高兴了,因为有吃。不像现在的小孩子,吃什么都是长不好,也不知吃什么叫滋味,像童年的我们,吃嘛嘛香,多简单多快乐的童年啊,嘿嘿……
飘雨的端午,飘香的端午,在今天,又飘来了端午时节的快乐往事,原来美好的事物在我记忆深处从不曾失落,就像那串挂在家乡门前的艾草青青还有那家乡独特的粽子飘香……在我的记忆长河里永远都是鲜活的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6
legend of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s origin
at the end of the zhou dynasty, the area we now know as china had fallen into a state of fragmentation and conflict. while the zhou dynasty had ruled for several centuries, several other states, originally feudal domains, tried to carve out their own kingdoms. the state of qin would eventually emerge the victor and unify all of china under one rule for the first time in history.
qu yuan served as minister to the zhou emperor. a wise and articulate man, he was loved by the common people. he did much to fight against the rampant corruption that plagued the court-- thereby earning the envy and fear of other officials. therefore, when he urged the emperor to avoid conflict with the qin kingdom, the officials pressured the emperor to have him removed from service. in exile, he traveled, taught and wrote for several years. hearing that the zhou had been defeated by the qin, he fell into despair and threw himself into the milou river. his last poem reads:
many a heavy sigh i have in my despair,grieving that i was born in such an unlucky time.i yoked a team of jade dragons to a phoenix chariot,and waited for the wind to come,to sour up on my journey
as he was so loved by the people, fishermen rushed out in long boats, beating drums to scare the fish away, and throwing zong zi into the water to feed braver fish so that they would not eat qu yuan‘s body.
the modern dragon boat festival started from that time to this day, people commemorated qu yuan through dragon boat races, eating zong zi, and several other activities, on the anniversary of his death: the fifth day of the fifth lunar month.
dragon boat races are the most exciting part of the festival, drawing crowds of spectators. dragon boats are generally brightly painted and decorated canoes. ranging anywhere from 40 to 100 feet in length, their heads are shaped like open-mouthed dragons,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7
谈及“家乡”二字,首先映入我的脑海的,便是“欢乐的端午节”了!
端午节在我的家乡,是与艾叶密不可分的。每逢端午,家家户户都要挑上一把最好的艾叶,轻轻割下,捆绑结实,悬于门前。新鲜的艾叶色泽翠绿,叶背银白,依附着几颗晶莹的露珠,散发出阵阵艾香,与家乡特有的.雕镂门框相呼应,很有一番古朴典雅的韵味。接着选取一把微微风干的苦艾,小火点燃,清幽微涩的艾香混杂着缕缕轻烟,弥漫至屋中每个角落,熏除屋中的异味。据说,这样可以驱除毒蛇虫鼠,驱散家里的污秽之气,保佑家人平安幸福,阖家团圆,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装扮完门框,打扫完屋子,余下的艾叶便是孩子的福利了。上了年纪的老人将它们小心地收集起来,碾碎晾干,配上各种香料,装入事先准备好的香囊中,用针线密封,再绣上各色图案,或麒麟,或夏荷,又或者是一幅栩栩如生的双龙戏珠图。每一个香囊背后,都是老人一颗祝愿后辈们幸福、平安的心。
除了艾叶,家乡的端午节最具特色的,就是包粽子比赛了。包粽子通常需选取新鲜的粽叶,洗净糯米,准备好各种馅料,再配上一个勺子、一双木筷,包粽子大赛常常在各家各户门前举行。包粽子的选手大都是些妇人,只见她们一手拿粽叶,一手快速将糯米捏弄成圆锥形,然后将粽叶反复折叠、翻转。随手系上一根细绳,糯米和馅料霎时化成了一个个“小胖子”,裹着绿色外衣,煞是可爱。没多久,经妇人们过手的“胖子们”很快凑齐一锅,准备接受热水的沐浴。煮好了的粽子外表油亮,厚厚的粽叶裹不住诱人的粽香。我们这群“馋猫”早已按捺不住,经长辈们允许,蜂拥而至扫去了大半锅,人手两个大粽子,自顾自地“享受”起来,欢乐不已。
家乡的艾叶,家乡的粽子。家乡的端午节,我很是怀念。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8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酒。龙船下水喜洋洋。"大家一听到这首童谣,一定会想到端午节。今天,我就来讲一下端午节吧。
一般人认为端午节起源于伟大的爱过主义诗人屈原投江自尽,被后人所纪念,也有一些人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伍子胥自杀后,被吴王投入江中。总之,类似的传说五花八门,但最流行的说法是纪念屈原说了。据说,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国家被侵略,含恨抱石头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每年这一天纷纷涌到江边去凭吊屈原,所以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悬艾草的风俗。其中赛龙舟最有特色,那争先恐后的激烈场面就像屈原强烈的爱国精神一样,几千年来一直激励着我们。
因为这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端午节已经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主要的传统佳节之一。今天她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就拿我们宁波来说吧,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的门上,都会挂上菖蒲,艾草,听老人说这样可以辟邪消灾。各家各户自然也少不了包粽子,那透着浓浓竹叶清香的粽子,是我们孩子们的`最爱,枣子棕,火腿棕,赤豆棕……一个个引人垂涎三尺呢!还没等粽子出笼,馋嘴的我们早已掂起脚,准备大吃一场了。
《我们的佳节》一书,还为我们介绍了植树节,劳动节,母亲节,建党节,建军节,七夕节,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元旦节等佳节的来历和活动方式,让我们在愉快的阅读气氛中领略了我们所生活的大千世界中形形色色的佳节,对各地的民俗文化有了一定的印象,更让我们有理由为中华文化而自豪!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9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的家乡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节。虽然端午节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无论在中国南方还是北方,都有过端午节的习俗。但我感觉,我家乡的端午节要比其他地方的更有意思,气氛更浓郁,更能表现端午节特色。
端午节是为纪念伟大诗人屈原所定的节日。屈原是战国时期出国人,很有学问。他在楚王身边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国家富强起来。昏君楚王却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百姓遭难,悲愤极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以纵身跳入汨罗江中。出国的百姓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们含着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这就是五月端阳包粽子的来历。
小孩还要挂香囊的。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每到端午节这一天,我们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来吃,粽子有咸粽子和甜粽子两种口味。甜粽子有莲蓉,豆沙,栗蓉,枣泥:咸的呢,就是咸肉啊,烧鸡,蛋黄,干贝,冬菇,绿豆,叉烧等材料。包好的粽子放在一个锅里煮,等粽子熟了以后,会闻到淡淡的竹叶香,清香四溢,弥漫整个厨房……。
解开扎藤,剥开粽子叶,甜粽子里藏着白白的粽肉,咸粽子里红红的粽肉都升腾着蒸汽,散发着一种特有的蒸棕香。两粽子用盘子放在一起,活塞两颗亮晶晶的红白宝石,糯米在灯光下晶莹透亮散发着撩人扑鼻的浓郁糯米香,是帮极了!最最令爱吃甜食的我深爱的还是枣红般的甜粽子。端午时节,家里包了一大把粽子,总要送亲戚朋友一大包,一大包的。其他人也用自家包的粽子作为谢意送给我们。因此,在端午哪天,我家总有从姨妈,姥姥家带来的吃不完的粽子。
我家乡的`端午节哟,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端午粽飘香,龙舟响当当,好事成双双!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一种钦佩,赞颂。吃着正宗的家乡粽子,看着精彩的家乡龙舟赛,心里头别有一番滋味。
又一个新的端午节即将到来,我怀着一颗思念,期待,激动的心去迎接你。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10
我的家乡在南华县雨露乡镇么河村,农历五月初五,是家乡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节。端午节对我们山区的小朋友来讲最有趣的活动莫过于摘杨梅比赛。临近端午,我又回想起前年过端午节时的欢乐情景:
那天一早,细雨朦朦,我,李兰和何伟三家人一起乘车前往雨露杨梅山摘杨梅。
一路上我虽然有点晕车,心情却是按捺不住的高兴,总是在迫切地问:“到了吗?”差不多一小时后,我们终于到了杨梅山。我再也等不及了,从车里窜出来就问:在哪儿?我怎么看不见呢?在哪儿?”
我迫切地走在了摘杨梅队伍的最前头,我还时不时地回头对李兰和何伟喊话:“加油!我们来比赛,看谁摘杨梅摘得最多,谁就是第一名!”“好嘞,比就比!”李兰和何伟齐声回应着。
穿过煤渣铺成的土路,映入眼帘的是那满树的杨梅.从远处看,像一棵棵圣诞树上点缀了无数的玛瑙,有红的,有紫的,,有粉的,有浅色的,叫人垂涎欲滴。农家乐的叔叔告诉我:“杨梅起先遍身长着小刺,等杨梅渐渐长熟,刺也渐渐软了,平了。杨梅先是淡红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它不是真的变黑,是因为太红了。”
听着叔叔的讲解,比赛早开始了,我们三个孩子争先恐后抢摘漂亮的杨梅。因为连续几天的雨,加上原本就是硕果累累,杨梅树的树枝压弯了许多,许多。摘一颗会掉下好几颗来,而且把满树的雨水也抖落了下来,仿佛又下了一场大雨,淋得我们头上身上都是湿的。
三个孩子中数我个儿最矮,可我有个聪明的`大脑。老爸宁当人梯,他蹲下来,妈妈帮我拎着雨鞋,我骑在了爸爸的肩膀上。这时,爸爸就像一匹马一样被我使唤得晕头转向,“往前!往左!还要!还要!好!停!”咦?爸爸怎么不说话了呢?哈哈!原来他在偷吃掉在他头上的杨梅呀!我也忍不住偷吃起来,摘一颗放在嘴里,每一根刺平滑地在舌头里翻转接触,使人感到细腻而且柔软,轻轻咬开它,就可以看见新鲜红嫩的果肉,嘴唇上,舌头上,同时会染满鲜红的汁水,好吃极了!
趁我偷吃的时候,李兰和何伟也不甘落后,也想着好办法摘杨梅。雨一直下着,不久我们个个都成落汤鸡。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三个孩子中数我摘的最多,这是智慧加团结的结果。
得了第一,我很愿意和朋友们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于是我们开始洗起了杨梅,还没等完全洗干净,就忍不住偷吃起来,所以三下五除二,我们把杨梅吃了个精光。
下午五点,我们一行又呼吸着雨后清新的空气,伴着愉悦的心情,满载而归了。
晚上,我们都集中到爷爷家一起过端午。饭菜上完了,爷爷从柜子里拿出一瓶像是药酒什么的,还要我们每人喝一小口。我问爷爷:“这是什么呀?”爷爷笑着说:“这是我们白族雄黄酒,喝了能避邪的。”我端过白族雄黄酒,喝了一口,感觉辣辣的,但心里想着:“这样我就能避邪了,辣算什么。”
一想到端午节,雨露杨梅山的杨梅就会把我勾引得直流口水。一想到端午节,我仿佛又闻到了白族雄黄酒的香味。我盼望着端午假期快些到来。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11
一年当中有许多节日,如:元宵节、中秋节、春节……而我最喜欢的节日则是热闹美丽的元宵节,为什么魅美丽呢?因为灯美啊!为什么热闹呢?因为赏灯的人多啊!
以前听奶奶讲关于元宵节放花灯的故事:在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鸟迷路在人间,被不知情的猎人射死了。天帝震怒,决定火烧人间。但天地的女儿不忍心看无辜的人类受到牵连,就把这件事偷偷地告诉了人们。人们就在十四、十五、十六这三天,家家门口挂上红灯笼,放鞭炮,让天帝以为人间已经被烧了。后来,元宵节放花灯这个习俗就流传至今。
当黑色的墨水浸染了天空,大街上便挂起了图案各异,五颜六色的花灯。大街上人头攒动,人们肩挨着肩,脚挤着脚,放眼望去,尽是无边无际的人流。这场面,当真是热闹非凡。
在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的花灯中,我最喜欢的是莲灯,它与其它挂在街上的灯笼不同,它是放在河里,漂浮在河面上的。那莲灯有内外两层,外一层花瓣饱满,向外倾斜绽放;而内一层则小巧粉嫩。还有的人更有创意,在河边放桃花灯,桃花灯蕊,抽着缕缕金丝花蕊。偶有一阵微风拂过,清新娇媚之中,又有几分憨态可掬。
黑色的夜幕中有郎朗繁星,而这一条河中,又有着千万颗随波逐流,奔腾似的“繁星”。单是一朵莲灯便美丽无双,千万朵一齐绽放,那又岂是语言能够赞叹的?
这时,我又忽然觉得天边隐隐有光透出来,抬头一看才发觉,这并非我的错觉,是天边长明灯的光芒。长明灯耀眼,似乎连地上的道路都给照亮了。我不禁暗想:天上漂浮的`灯,真的好美,好有趣啊!美丽的东西存在于世上,仅这一点就值得感谢了。浮灯在夜空中流动,浩浩荡荡,散发着耀眼的光芒,照彻了长夜。连天空中繁星的光芒在它面前都大惊失色。灯在空中流动飞舞,如梦似幻,照彻了长夜,照彻了人们回家的路。愿那些有理想的人们,借助天边灯光,无所畏惧,一路前行!
元宵节的灯会就这样结束了,而我却依旧沉浸在那热闹非凡的灯会中,无法自拔……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12
家乡的端午节习俗基本上和别处一样,有吃粽子、悬艾、药浴、佩香囊等。
每到端午节,大人们就到山坡上采艾叶、菖蒲,把艾草悬于堂中,菖蒲插于门榻,可以散发芳香,驱赶飞虫,清除污浊空气。小孩子则喜欢把艾叶带在身上,不时拿出来闻一闻香气。晚上,大人就将花草和水煮开洗澡,清除身上污垢,舒筋活血,有利于身体健康。另外,在端午节时,小孩要佩香囊。这是听大人们讲的,我不知道我是否佩带过。现在,端午节前后,都有人在广场上卖香囊,但香味泛泛,我不喜欢。
我最喜欢吃粽子。每到端午节,我都眼巴巴地盼着吃粽子。端午节的前一天,外婆将糯米洗净,用清水浸泡再捞干与一定量的大米混合在一起作陷儿。然后准备好麻竹叶,将麻竹叶洗净、晾干。麻竹叶包出来的粽子有一股淡淡的竹叶的清香。我们学校在端午节前后卖的粽子也是竹叶包的粽子,个头虽小但味美。外公包的粽子很好看,他教我们包粽子。因为麻竹叶薄,所以我们用两片叠在一起来包。小小的竹叶在外公手里一晃就变成了一个个绿色的小粽子。我也学着外公的.样子包起粽子来。先拿两片麻竹叶叠在一起,再把它们裹成一个倒立的锥型,然后我开始放陷儿。外婆看到了笑着说:“别贪心,小心你的粽子‘吃’破了肚皮。”我一看,原来我把馅儿放得太多了,于是我倒出了一些馅儿,接着包起来,最后用绳子捆扎实,就这样我的第一只粽子就包好了。我得意地把粽子在表姐眼前晃了晃,表姐扑哧一下笑了出来,“你那也叫粽子?”我仔细地与外公包的粽子作比较,原来我不小心把粽子包走了样了,别的粽子有棱有角,而我包的只有一个角,成了蛋卷冰淇淋了,我也忍不住笑了起来。然后,我仔细地包了一个又一个,结果包得很好的没几个,管它呢,只要能吃就行了。
第二天早上,外婆很早就起来煮粽子了,等我们起来之后,外婆让我们把芝麻弄碎,我们几个小孩都抢着干,谁也不想在旁边打下手,于是我们就轮流起来干。小表妹在旁边看热闹,不知是谁提议放几颗花生在芝麻里,于是我们把花生、瓜子和芝麻混在一起弄碎,等我们忙完了,粽子也煮好了。我们一手抓一个,顾不上精挑细选,生怕自己看好的被别人抢了,也不怕烫手,抓起来就解开绳子,把竹叶剥开,沾点芝麻就开吃。结果饭都不想吃了,每个人都拿着粽子在饭桌上啃。我们还在粽子里放上猪肉混着吃,味道真是好极了。外婆叹了口气,说:“真是服了你们了,连粽子都能吃出个新花样。”我们听了都笑了起来。是呀,如今生活好了,连粽子的吃法也多了。超市里的粽子光陷不同的就有好多种,但吃起来终究没有家里自己包的粽子的那种味道。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13
我的家乡在内蒙古兴和县。这里的人们也很注重过端午节。去年的'端午节,我们一家人回到了奶奶家,妈妈帮奶奶包粽子、煮粽子,杀鸡,炖鱼,包饺子……
一家人欢欢喜喜地坐在一起吃着、喝着、说着。奶奶开始讲故事了:“传说,这过端午节是古时候人们为了纪念我国的一个爱国诗人屈原,他很有才华,怀着一腔报国之志。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屈原没能如愿报效国家。他很悲观失望,写下了一部《离骚》。最后竟然悲痛的投河自尽。屈原的爱国热情和才气太令人敬佩。他有才、有德,还很高尚,很值得人们学习和敬仰,所以从那时候起,人们就规定每年的五月初五为端午节。”
妈妈对我说:“阳阳,屈原的精神和才志很值得我们学习。所以,你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将来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家乡的端午节,让我立下了一个要好好学习的志向。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14
家乡的端午节都是忙碌而有趣的,我们老家过端午时,不仅要划龙舟,而且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我家也不例外。
今年五月初五这天,老妈依旧买回了粽叶和糯米。我欣喜若狂,一会儿看看糯米,一会儿又拿起皮带似的粽叶系在腰上。不一会儿,就只见老妈便把洗好的糯米装进盆子里,又把粽叶用水泡开,再用锅把它们煮透。我很认真地观察着老妈的一举一动,铁了心准备向“包粽高手”老妈拜师学艺。
只见老妈熟练地取出两三片粽叶,麻利地折了个三角形,像个小漏斗似的,接着用勺子将糯米装了进去,又用筷子捅了捅,再把粽叶往回折,把口封严,最后再用马莲系在粽子中间,一个小巧玲珑的粽子就“出世”了。真是太了不起了!
“这不挺简单的吗?”我心想。于是就对老妈说:“妈,让我试一试吧!”老妈半信半疑:“你不给我捣乱,我就谢天谢地,包粽子可不是玩游戏。”老妈的'话激恼了我,我生气地说:“别老是从门缝里看人,不就是包粽子嘛,还不是小菜一碟。”老妈笑着说:“好好好,我让你来,真是受不了你。”我开心地笑了。
于是,我学着老妈的模样,抓起两片粽叶,折了个三角形,装上糯米。咦?这是什么东西,好咯手呀!哎哟!原来糯米从粽叶里漏下来了!真是出师不利!我像泄了气的气球,一屁股坐在沙发上,这时我才深刻体会到古人说的“看花容易绣花难”。为了让老妈不小瞧我,于是我又硬着头皮来了第二次。
————在经历了不知多少次的失败后,我终于摸着了门道,找到了感觉。我把容易漏米的地方捏得紧紧的,手里拿了一根马莲,使劲地系在粽子上。这样,一个粽子终于大功告成了!虽然它的模样有那么点怪,但是我总觉得它是那么的可爱!我欢天喜地把我的第一个“劳动成果”拿给老妈看。老妈满意地说:“包得不错,还有进步空间,继续练,熟熊生巧嘛!”在老妈的鼓励下,我包了一个又一个,越包越爱包,越包越顺手,越包越高兴……
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看着一条条锣鼓喧天竟相争渡的龙舟,家乡的端午在我的心中越来越有节的味道了。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15
我在家乡端午节吃粽子。老人们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
去年端午节前夕,奶奶决定做些粽子。那天下午,我们煮了一大锅红豆酱,在上面加了红糖。很好吃。稻草灰是我们唯一的秘密。我们在灰烬中加入开水,过滤,放入糯米中,搅拌均匀。馅料和米饭做好后,是我们准备粽叶的时候了。开始把叶子泡在沸水里使它们变软。
准备好了,我和哥哥决定举行一个饺子制作比赛,比谁更漂亮。
比赛开始的'时候,我和哥哥赶紧把比赛结束了。
1、我们用三分之二相同大小的叶子重叠。重叠时,粽叶的叶头与叶尾相对。然后把叶子折成三角形。
2、把叶子折成三角形。把它们折在角落里,以免糯米掉下来。
3、三角做成后,放一些糯米,然后放红豆糊。
4、把糯米放进去再调一下。尽量保证每个部位都有糯米,调整后再捆扎。
5、然后把三角形的糯米叶对折,排列整齐。
6、系好绳子是关键的一步。撕碎的叶子绑在四分之一的粽子上。用牙齿绑粽子很麻烦。否则,包扎会松,使糯米掉出来。
虽然粽子很常见,但如果你想包好它,要把它包得整齐美观就不是那么简单了。你必须非常认真和小心,才能完成它。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相关文章: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10-22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02-22
[优选]家乡的端午节作文02-22
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05-27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15篇)09-22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15篇07-06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6篇06-22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通用15篇07-03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范例(15篇)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