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成长日记模板八篇
一天即将过去了,你有什么总结呢?需要认真地为此写一篇日记了。你所见过的日记应该是什么样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成长日记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成长日记 篇1
暑假挥之即去。高二转眼即来。
同样是时间,经不起挥霍的不仅是这个暑假,也包括自己的人生。
我不想再任时间毫无痕迹的划过我的生命。我要重新开始我新的生活。
高二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你的现在决定着你的未来。你得时时刻刻知道自 己想要什么,你得清楚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自己必须去做什么,你得坚持。
经过了半年的反复思考,你最终选择了文科这一条道路。不要听他们的冷 嘲热讽,也不要听她们的嘘声。路是走在自己脚下的,通往何处完全取决于自己 ,只要自己够坚定,够勇敢,谁也不能对你说不。
我希望看到一个潇洒自然,大方自信的你。不要再像高一时那样。生活是 给了我们很多苦难。但你应想着,这是上天眷顾你而赐予你垫脚石。当然,上帝 也同样给了每个人很多这样的石头。只是他们看到的只是阻拦。而你,不能这样 。
不要再质疑这样盲目麻木的学习有什么用。抱怨归抱怨,但千万不可以当 真。当你抱怨的时候就应该想一想,你不觉得自己虽然在这种教育体制下被折磨 了这么多年,但真的比那些没有这样读过书的人的素质要高一些么? 我是深深 如此觉得的。这并不是鄙视那些不继续读书的人。只是想说明,如此读书还是很 有用的。苏老师也说过了,读书让我们知道了什么并不是特别重要,重要的是在 读书这一过程中不自觉的提升了自己的思考能力。数理化的题目虽然生活中很难 遇到,但做题的过程中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会有显著的提升。政史地虽然背得枯 燥乏味,但以后生活中很有用,而且要想学好,还得理解运用,这方面的能力也 便不自觉的.在强化。现在的自己和初中相比简直不是一个层次的,这样是一个很 直观的事实。
不过至少你不会问这样学习是为了什么了。以前老师说是为了更好的生存 。这个答案一直给我很沉重的压力。但是现在不同了。你找到动力了。那便是梦 想。梦想真的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只要你相信,那么一切一切的都会成真。我 的目标已经定好了。厦门大学。不要问我为什么是这个地方。你只需把梦寄托在 那里即可。我不需要解释什么,相信你自己也清楚每当看到关于厦门大学的介绍 和校区风景时那种向往和热血沸腾。动力,记住这就是动力。不要丢了那种感觉 ,你得每时每刻相信自己可以做到,你绝对可以做到。
最重要的是,你得心安。学长也曾告诉过你,人生最重要莫过心安二字。 他有着他梦里的南京大学。我有着我心里的厦门。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事情似乎 都很简单。复杂的是我们。用不着顾虑,用不着躁动,学会心安,学会放过自己 。
越来越坚强,越来越知事的我不应畏惧什么。你要丢弃自卑。要学会宽容 的接受自己和他人。还要学会谦虚,学会低头,学会敬仰他人。
在灵魂的旅途上应有一个伴侣。但不可强求,这只会让自己变得更单薄。 该来的人总会来的。还是两个字,心安。
多做一些喜欢做的事情吧。但还是得有个分寸。高一的疯狂就让它永远存 做为记忆吧。少了或许生活不精彩,多了似乎就变了味。不要再让自己放纵了。 你得记住曾经的感动。忘却伤害。多看看自己身边的人。多在乎那些在乎自己的 人。其实就这么简单。不是吗?
生活被学校安排得满满的,这样也不是很好么?这样自己时时刻刻都有事做 ,时时刻刻都不会觉得空虚无味,就根本没有时间去乱想,就不会有像高一一样 的伤悲。
来桃一,你舍弃了太多。但自己也得到不少。虽然自己胖了,黑了,黑眼 圈更重了,眼袋也不浅了。但是你也用他们没有的经历和成长。就像潮水一样, 进进退退。退只是为了更好的进。所以你现在得舍弃一些重要的东西,是为了更 重要的东西。这样就不会有埋怨了。想想以后的自己。想想自己的梦。一切好过 。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 每一天都是重生。你会活得很斑斓的。因 为你是你,独一而二的你。
成长日记 篇2
成长,就是一个人从幼稚走向成熟,从一无所知到拥有知识和智慧的转变过程。随着我慢慢地成长,我学到了越来越多的知识,懂得了越来越多的道理,结交了越来越多的朋友,逐渐适应了这个社会这么多的感受和收获,使我感到由衷的快乐。
现在的我,逐渐意识到了知识对人的重要性。在小的时候,我总认为学知识就是为了记住它来应付老师和家长,没什么实际的作用。但随着逐渐地成长,学的东西越来越多和在生活中的实践,我终于明白:知识对于一个人是否能生存下去非常重要,人运用知识能做很多事,假如一个人一无所知,或只会死记知识,不懂得灵活地运用,那他(她)就不能立足于社会,最终会活不下去的。当我明白了这一点时,生活仿佛变得容易多了。当我轻松地购买所需的物品时,当我熟练地使用工具时,当我成功地把一个瘪了的乒乓球恢复原状时,我心中充满了喜悦。
道理就是事物的规律。以前的我不懂这些规律,对人们的许多做法不予理解。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理解了他们的做法,知道了这样做的益处,并也开始效仿。在懂得一些道理后,我感到十分愉悦。见到一些有困难的人,我就想到一个道理:做人要有一颗善良的心。于是,我就向他们施以援手。我一度认为:见到有困难的人,就要尽力去帮助他(她)。但随着我继续成长,我对以前的想法产生了怀疑,因为我在一本书上看到了一个发人深思的故事:一个人帮助小海龟回到大海,却不知那只小龟是龟群的侦察兵,侦察兵给龟群发出了错误信号:外面很安全。于是,成百上千只小龟鱼贯而出,引来了各种食肉鸟,大量幼龟因此命丧鸟口。我不禁想:这种帮助不但没有给幼龟带来好处,还给龟群带来了灭顶之灾。于是我总结出一个道理:办事要按照自然规律,违背了自然规律常常会产生事与愿违的`结果。并不是所有忙都能帮,帮忙不考虑后果,就会越帮越忙,给对方带来麻烦。
友谊在我心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我一直把朋友看做自己最亲密的人。在与朋友的沟通交往中,我体会到的是无限快乐与心灵的释怀
成长中有许多感到快乐的事。不知在多年后,我的成长故事是不是有了一些新变化呢?
成长日记 篇3
我的父亲是一个以出卖体力为养家糊口的人。仅仅只有小学文化的他和性格内向的`母亲养育了我及早以出嫁的姐姐和尚不懂事的弟弟。
那一年,我13岁。我和弟弟在姐姐家中小住,那一天,却接到母亲的电话。我们匆匆着收拾行李,询问原因才得知片面:父亲驶着货车冲到池塘中!不谙世事的我只有略微的惊讶,心中却未有多大情感波动。
见到额头缠着纱布的父亲时,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问一声,爸爸,你没事吧?
那一年,我14岁。我和弟弟在家,听到汽车引擎的声音,出门却发现货车右侧的车窗玻璃渣碎了一地。得知原因,我只有默默打扫,因为我不会安慰人。
我认为自己白读书了,书上说要与家人同呼吸,共患难。我却连个安慰人都不会。
许多年后才得知,自己太不懂事啊!从母亲口中,其他人说母亲命大,13岁那年,当货车及父亲一起冲入池塘时,母亲的整颗心都悬了,心系父亲。我没在现场亦无法体会。14岁那年,我要成长!
成长日记 篇4
十二年的流沙,祭奠十二年的求学青春。然而,时光的流逝总不会淡忘他们浓浓的爱。———题记求学路上,人生途中,总有他们在一直坚守着,凝望着,充当我们前行路上永恒的过客。泛黄的日记里总有他们严厉或和蔼的身影,青涩的相册里携满他们默默奉献而无怨无悔的笑脸。已模糊的视线夹杂着那一幕幕的欣喜,一幕幕的感动,迎面,汹涌而来……小学时印象最深刻的,自然是那条沾着粉笔灰的教鞭。一鞭轻打,一缕红印,再配上老师板青的国字脸,是小学时代活生生的“恐怖片”。我们农村的孩子都特别淘,翘课翻墙,私自下河游泳,“忘带作业”的事可没少干。于是那个傍晚那场严肃而可怕的“体罚”加思想教育让我终生难忘。
“把手都给我伸出来!”
四五双战战兢兢的小手依次放在办公室檀黑色的讲桌上。
“啪、啪、啪”,“叫你们不听话,叫你们下河乱摸,不知道洪水刚退不可以下河吗?”
四五颗小脑袋低得沉沉的,战兢的小手抖动得更厉害了……“啪”,只听得教鞭大声地拍打在教桌上,心惊肉跳。
“都看着我,说说你们知道错了没有!”
小脑袋慢慢地抬起,正好看到一张铁青的脸,吓得语无伦次地说:“知道了,知道了,下次不敢了。”
“回去每人写一篇检讨,还有,这里有止痛酊,涂一点再回去。”
从那直到初三,我们再也没敢私自下河。印在手掌的道道红印,是严父般的浓浓师爱,打得越重,爱得越深。初中年代,记忆轮回到中考前的那一份躁动。人生的第一次转折,还未退去稚气的我们感到迷茫与无措。四五月的天气很闷,行踏柏油,热气焦躁。心中渴望却又害怕中考的'到来,一步一徘徊,与梦想的指针背道,渐行渐远。就在这时那盏迷茫中的指明灯亮了,那个鲜红的路标出现了。初三的老师们来到宿舍和同学们谈心,带我们一起去散步,以亲情式的沟通方式解开了同学们的心结。如沐春风的话语,是慈母般的师爱,春蚕丝尽,蜡炬泪干。师爱点亮的是那一盏明灯,照亮前行的路。迷茫的夜色散去,黎光乍现。中考匆匆而来,天气依旧闷热着,但内心已不再那么狂躁。提笔,只为勾勒心中的梦。
高中年代的记忆还很清晰。步步走过,印印留情。这段记忆里最难忘却的是良师友情。高中的老师很友善,总能和我们混在一起,郊外踏青,山涧泉边都有我们共同的笑声;河边烧烤,有我们一起肆无忌惮的馋相;课堂上下,更多的是我们闹成一团的互动……点点回忆,串起一条时光的项链,任岁月沉淀,青春发酵,只待来年恣意挥霍。
高中不可不提的是那个依旧黑色的六月。早自习的教室满满当当,晚自修关灯前没有人走动,每个桌上堆着小山似的书本,书下不时抬起一张张疲惫倦怠的脸。同学们都紧张得像一张张紧绷的弓,似乎再用一点力就会断掉。然而箭已上弦,我们只能继续绷着,辛苦地绷着。幸好老师还在,这个从未走远的朋友还在。高考前夜,班主任带来五个西瓜,开了个小小的西瓜Party,一双双熬红的眼睛顿时大放光彩。那晚真的好开心,好放松。最后,他在黑板上留下“平常心”三个字,外加一句:相信自己!高考如期而至,上考场,答题,一切都如此平常。走下考场,轻叹一口气,高中,别了。
指间流沙,一段段温馨的记忆难以淡忘;岁月如歌,一幕幕感动的场景难以淡忘;似水流年,如父似母亦如友的师爱永远不忘!
成长日记 篇5
今天,老师给了我们米粒大小的绿豆。放学后我匆匆赶回家。
我把它们放在桌子上。他们像野孩子一样在草地上奔跑。我花了九年时间才把它们抓回来。我发现他们的脂肪肚子上有一个白色的小椭圆形。会不会是他们的眼睛?会不会是他们的肚子?会不会是他们的`肚子.肚脐。一定是!
然后我开始把它们浸泡在水中,舀起来,放在湿纸上,准备豆芽。
第二天一早,小豆芽静静地躺在被子上。一条一厘米长的白色“小尾巴”从肚脐露出来。他脱下绿色衣服,露出肚子。从远处看,他像长着长尾巴的小蝌蚪。从近距离看它,感觉就像小手感受空气流动,也像吐舌头吸水。
我用放大镜仔细看了看,嗯!为什么“小尾巴”会探出“肚脐”,为什么它不会探出其他地方?后来,老师告诉我,白色的“肚脐”是种子的胚芽。它含有蛋白质、脂类、丰富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它能为种子提供营养,所以种子从那里开始发芽。
当我从国庆假期回来时,我回家了。书架上方有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他们在沉默中一起长大。
从远处看,它们像两只小手,高高举起。他们将和我们一起上课,并积极发言。两片小绿叶,像字母V,代表胜利。我用手摸了摸它淡绿色的嫩茎。它毛茸茸的。我用放大镜看了看。结果发现茎上覆盖着肉眼看不到的“毛发”。看起来冬天要来了。给自己织一件小外套!脚下密密麻麻的白根,像老人的白胡子一样,均匀地交叠着,没有留下任何缝隙。
在阳光下,树叶看起来清澈明亮。一阵风吹过,沙沙声听起来像是在唱一首美丽的歌。茎是直的,渴望前进。“小手”从左到右向我们招手。
我用鼻子闻了闻。淡淡的水香似乎把我带到了世界的精灵之镜。芬芳的香气立刻涌上我的心头。天气很暖和,我觉得自己已经忘记了所有的烦恼。
看到这丛豆芽,我突然明白,即使在简陋的环境中,我们也应该像豆芽一样努力工作,不断进取,总有一天我们会创造出自己的绿色!
成长日记 篇6
20xx年X月X日 星期X 晴
今天放学回家,我拿了一点黄豆,放进小碗里,倒了点凉水进去。你们知道我是干什么吗?对,我是要泡黄豆呢!爸爸告诉我,要几个小时后,黄豆才会有变化。我便密切监视着着黄豆的一举一动,好像生怕它跑掉似的`。刚过一个小时,我就迫不及待地前去侦查,谁知,它竟然如此沉得住气,来个按兵不动。我不由焦急起来,心里暗暗说:“小黄豆,你快点变化呀,别让我不耐烦了!”可小黄豆不为所动,好像跟我闹脾气,依然我行我素。过了三个多钟头,谢天谢地,小黄豆终于心软了,有了一点儿细微的变化,一粒粒的颜色变淡了。“你总算中了我的招了”我有一丝的窃喜。
成长日记 篇7
依依是我二岁零二个月的外甥女。她有着圆圆的脸蛋,亮晶晶的眼睛,茸茸的睫毛。她基本上是我看着长大的,从她伊伊学舌,一直到现在能跳,能唱,还会“见风使舵”。在我眼中,她决不仅仅只有二岁多,然而事实胜过一切。她的成长日记上镌刻着二年来的点点滴滴,比什么都醒目。
一个农历的九月,全家迎来了新生命的呱呱坠地,依依的到来成了我们全家的福音书,新生命的降临总给人带来希望的曙光,也带来一种难以言说的欣慰。依依是全家的开心果,原因不言而喻。依依是大姐的孩子,与大姐长得十分相似,父母亲都十分宠着依依,父亲犹甚。想想父亲,一向严厉的他竟因为依依而变得温和多了,这让我颇为不解,甚至暗自嘲讽为披着羊皮的“狼”。因为在我的印象里,父亲是个严厉而又刻板的人,所以当年我不敢逾矩一步,也不擅自多行一步路,如今只好用“隔代亲”来解释他的转变。依依的到来,使父母两人都发生了些许的变化,父亲当年的“风度”也被正在学步的依依消融得不见踪影了,而母亲的耐心与细心又一次得到激发了。
依稀记得,依依近一岁的时候,那时候她还不会走路,口中的话也仅限于爸爸,妈妈。依依前三四个月的时光,差不多都是舒适的木摇篮里度过的。与依依匆匆一别后,半载的光阴就消逝了,尽管之前一个月我经常抱她,但如今她却认不出我。于依依而言,我就是个异已,我的`靠近成了一种对她潜在的威胁,家乡话是说“小孩子认生”,依依也不例外,这结果便是我们之间的不和谐。伊始,她一见我便哭,还没完没了了,弄得我很是尴尬,父亲的冷言冷语更令我避之不及。又添上依依认生的时间比较长,虽说天天见面,可还拒绝我抱她,甚至只要听到我的声音也“假哭”起来,要是我还是“坦然自若”地走过去,准遭父亲的责备,原因简单,惹她生气了。这不,她略施小计,便将我排斥得远远的,以便自己独享疼爱,而我只能暗自饱受着“放逐”之苦啊!
一个星期后,依依见我整日浓眉紧锁,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才格外开恩,破颜为笑,从母亲的怀里往我的肩上爬,这才遂了我的愿。我天生喜欢小孩子,因为总试着去找回自己的童年,幻想着蓝天白云下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无忧无虑地嬉戏着,更难得的便是那种心境,轻松而又闲适,而依依自然成了我的受宠对象。和依依玩熟后,她也渐渐地长大,不断地认识新的事物,开始走出认生的一步,甚至连村上一个长得虎背熊腰,胡子八杂,邋遢的单身汉都不予理之,而我心底里也为她啧啧称奇,依依胆儿大着呢,不过后来我又打破了这一点。听大人们说,我幼时,怕生,只要那人稍微有点异于常人,便哇哇地哭起来。一个清晨,巷子里来一个挑着扁担吆喝着卖豆芽的汉子(他的形象至今还记得),因他头戴一毡帽,胡子也十分粗犷,见状,我就紧紧地抓住母亲的衣领,避开他,眼睛向着后面,头都不敢回。每当母亲讲起这事,我都惭愧得很,与依依差得远哩。依依虽在外人面前强势,但在家人面前还是软弱,聪明的她内柔外刚的性格慢慢地显现。她,时而撒娇;时而坚强;时而懦弱;时而强悍;这就是依依,让全家人都宠着她的小女孩,而这种日子,虽然过得颇累,但看着依依一天天懂事,一日日长大,也心满意足了。
几十天过去后,依依与我便相处得很好了。炎热的夏天,她喜欢嚼冰棍儿,往往是冰棍没什么变化,可冰水就流了一地了。嚼冰棍的时候,我一般让她坐在椅子上,要抱着,身上准没块干的地方,而为了鼓励她吃完,我总是笑着说:“依依,你不吃舅舅就吃了。”说完便张开嘴凑上去,做出欲吞咽之状,依依手蓦地一缩,只得大口大口地吃下去。而她吃完后,总爱作出一副心满意足之态,俨然刚刚吃了一道人间美味,这多少让我产生些错觉。于是,也嚼一支,可并未觉其甘味,到底是依依“敏锐”啊!舅舅可是老了,依依获得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能从极其平凡的事当中,获得应有的喜悦,在这一点上,我远不及依依。
而我和依依真正建立良好的关系时,却要从下面的事说起。
夏天,因为天热,所以起床早,干活也凉爽,而依依却爱在舒适的床上多睡会儿,一般母亲就趁着依依还没起床,早早地去河边浣洗了,而父亲却要干活,这样一推,在家的就是我。有一次,下楼后,看到依依正在翻动着身子,估计这会儿要起床了,走近,然后蹲腰床边隐匿起来,眼睛一边注意她一边谨防她发现我,不出五分钟,依依便慢慢地睁开了眼睛,然后抬起头来左顾右盼,希望看到熟悉的脸庞,然而四周无人,依依便哭了起来,而此时此刻我的出现,依依便哭得更伤心了,最后才转为平静。是啊!一个正在发现世界的孩子,她还不认识她身边的环境是什么她自己是谁,她就像是一个站在荒芜之地的人,她需要的是她所熟悉的。此时的她,最害怕的莫不就是醒来的时候没人在身旁吗?后来,每当我醒后便到楼下,等着她醒来,这样,依依更认可我了,一种无声的默契便建立起来了。
依依每天都在长大,一天一个样,而暑期过后,我又得踏上求学之路。某一天的清晨,隔着窗棂,外面依稀泛有朦胧的月光,斑驳的树影在微风的吹拂下摇曳着。父亲喊我起床的时候,我已经穿好衣服了,收拾好行李,转身到了楼下,看到依依也醒了。依依看着我,露出几颗洁白的幼齿。母亲去了厨房准备煮面条,我留在母亲的房间里与依依玩耍,换作往常,我必是站在厨房与母亲唠叨着。依依一脸的笑,两只浅浅的酒窝可爱又可亲,眼睛晶莹剔透,纯净得像一池秋水。我就挠她的痒,这一招她是最怕的,经常咯咯地笑,几分钟后,母亲走到房间门中唤我吃面,我与依依做了个告别式的手势就走出来了。早餐既罢,便起身要走,搭上了父亲的电动车,而此时母亲抱着依依从房间走了出来,看着我。母亲叮嘱一番后,父亲开车欲走,依依却哭了起来,哭声不同以往,难不成依依还舍不得我了,这个傻丫头,母亲见状,便把她抱回屋内,而一路上,我既惦念着家,也想着依依。四个月的时光匆匆而走,感觉一切都如风一般地逝去。来来去去,便成了一个浑厚的圆。
冬春来,我从异地抵达故乡。几个月不见,依依已经会走路了,话也会说了。这次,刚到家门,依依听到熟悉的车响声音便倚靠在门沿上看着我,我跨过门槛,行李还没拿下来,就张开一个暖暖的拥抱,凑了上去,咦!依依竟跑回房间了,真失落,依依又冷落我了,是我变了,还是她变了?依依几月不见,又不认我了,我与依依的关系,似乎又回到了刚刚认识一样,隔了许久,又重头再来,仿佛感情不能延续一样,分离便意味着起点,相守便意味着终点吗?而我这只归咎于依依的“善变”。
另一年的寒假,此时,依依已经二岁多了,已经是“能歌善舞”了,跳舞就是摆摆手,扭扭腰,歌稍微弱一点,偶尔会大声尖叫,以引起我们的关注或表达她的不满。依依在家里就是个混世魔王。为了让她收敛而同时又认可我,我便想出一“妙计”,实属无奈之举。因村里有一单身汉,那人生得肥胖且不修边幅,就是上文提到的那人。依依本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所以现在见人皆不怕,可经过几次说那人是个疯子,暗暗嘱咐她:“依依,你看到他,不要惹他,否则就要被他关进小黑屋子里,永远也出不来了。”其中夸张的手势加上声音的低沉,使得这一番话,更加“恐怖”了,这些话,渐渐地在依依脑子里形成了一种消极暗示,依依不乖时,只一说他,那哭声,眼泪全都迅速地收住了。而要是那人经过我家门前,且恰逢依依在外面玩,准会望风而逃,丢盔弃甲,一溜眼地跑到我身边,然后用手抓着我的裤子,躲在我的身后,头紧贴近我,半天都不敢抬起,只是问问我:“舅舅,走了不?”我说:“没有哩,依依,那玩具车你不要了?”她的脸靠得更紧了,连呼唤都不敢大声喘气,真可怜了依依。因依依淘气异常,也得让她有所畏惧,一家人,没一个管得了她的,父亲一改往常,任由她来,只是偶尔,我声色俱厉一番,因装得实在不像,反倒弄得她乐了,这样几回下去,她就有恃无恐了,有父亲为她撑腰,谁都不怕了。要是父亲不痛不痒地说她一句,只见依依眉头一皱,撅着嘴说:“猪脑浆。”引得我们一阵大笑。教育依依,确实得一个扮黑脸,一个扮白脸,只要这两极不在太过于分化,还是挺好的。在这方面,依依所接受的只有宠爱,一家人的爱都倾注于她一身,在爱的温室中,依依健康快乐地成长。
其实,说到黑脸,白脸,这所谓的变脸,依依才是高手。她变脸的技术让我们捧腹大笑。这孩子可机灵着呢,在家,我对依依的要求比父亲严格一点,又添上,我不爱到处走动,而依依还是个孩子,喜欢四处走走,一会儿晒晒太阳;一会儿玩玩泥巴;一会儿又跟同伴一起玩,可我却总是窝在家里,不爱跟她一起走动,而父亲却是只要依依走到哪,父亲必跟到哪。这样,依依就更喜欢父亲了,总是嗲声嗲气亲切地喊着爷爷,倒把我这个闲人舅舅给忘了。她就一心跟着父亲,有时候叫她,她回过头,看看,又走了,说白了,不爱跟我玩。碰巧今天,我买了个赛车,而依依的眼睛却十分有神,她看得仔细,一看我,人也定住了,我事先和二姐商议,等下咱们故意不理她,看她什么反应,决定让依依羡慕我,我一直假装玩得很投入,没想到依依一直站在我身边,基本没挪动过,并对着二姐说:“这是我舅舅的,你不要碰。”当时惹得我们哈哈大笑,没想到依依就是个机灵鬼。有一回,母亲问她:“依依,你的奶奶在哪里?”准确来说,母亲算是外婆。依依的答案更惊人,“那是晗晗(依依的堂姐)的奶奶,我的奶奶在这。”说完,用手指了一下母亲。我们惊呆了,二岁的人竟如此“深谙世道”啊!依依的聪明伶俐让全家都徜徉在欢快的氛围中。
依依失宠是因为家里弟弟——凡凡,比依依小一岁左右。之所以说依依失宠,是因为,爱要分化了。本是所有人都宠着她一人,现今来了个弟弟也要宠着,这不免有些让依依既喜之,也恼之。刚来那会儿,依依还是个好姐姐,有零食也会情愿地分给弟弟。依依渐渐地发现,原来这个弟弟不是普通的玩伴,不是随便就能打发走的。依依敏感的心却使她变得更加刁蛮了,对弟弟的态度也悄然发生了变化。有一天,父亲将凡凡抱在怀内,谁看见都没话说,且偏偏让依依撞了个正着,只见依依,先是紧盯着,见父亲没有反应,就开始喊起来,然后便哇哇地在地上打滚,身体缩成一团,一边喊着,一边用腿瞪着地,说什么也不肯依,除非父亲不抱凡凡。这样几番下去,凡凡只能二姐抱了,只要母亲或者父亲抱,被她看见,准要闹个“天翻地覆”。而依依也承受着家人爱的偏移,毕竟凡凡也要宠,孩子小时候都是宠大的,因为那样才有安全感,也会变得更勇敢。
依依认识自己的一切,比如自己的衣服,还有帽子。因为依依一般不戴帽子,恰巧被凡凡戴在头上,凡凡一带,依依一般先是仔细观察,等她确认后,便不依不饶,非要摘下,好说,好劝,好哄才善罢甘休,这就是依依。她的信条是:凡是我的,谁也别碰。当然,依依也会误判,有一天,我与二姐一同去街上买一件红色的小背心,尽管是男孩,但穿在里面也就无所谓了,回到家里,便往桌上一放。依依玩耍够了,与父亲一道回来后,又紧盯着桌上的东西不放,当时也不知她在看什么,以为是桌上的玩具车呢,没想到,等姐姐拎起袋子的时候,依依又喊起来了:“我的背心,我的背心……”当然她用的是家乡话,依依的这种做法,竟让我们手足无措了,但事实上确实是错了。依依并未失宠,反而使我们更爱她了,因为她的聪明,她的懂事。依依,有时会因为得到一个玩具而欢呼雀跃,知足常乐;有时又会贪婪地希冀能得到所有的爱,显得贪得无厌。这就是依依,一个纯粹而又可爱的依依,一个能轻易表现出自己喜怒哀乐的依依。
都说岁月如歌,我道岁月如风。看着依依一天天长大,也意味着我一天天老去,孩子似乎总在提醒我们,时间不等人。跟依依一起生活的日子,总觉得世间是甜的,但需要你用心体会;总觉得人生是短暂的,但需要你好好把握;总觉得爱是可以延续的,但需要你真心付出……
成长日记 篇8
十月二日 星期三 晴
当我还是一颗花生种子的时候,一个“坏人”把我从暖和的小窝里给揪了出来,那个人说是用来种花生芽的。
她把我和一些种子同胞一起放入盆子里,又把60度左右的热水倒入盆中,应该是在给我们泡澡吧………
小坏蛋很关心我们的嘛!
十月三日 星期四 晴
看来那家伙不肯罢休,她把水倒掉了,我们睡的培养盆已经被太阳晒成暖融融的了。后来这个小捣蛋鬼不仅给我们盖上了湿漉漉的纱布,还用喷水器喷我们,据说要隔6小时喷两枪呢!
唉,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呀!
十月四日 星期五 晴
我十分生气,所以我不长了,可这反而弄巧成拙,她不但不停止喷水,反而喷得更多了,一次喷十枪还嫌少!
呜——呜——我不是故意的,饶了我吧!明天就发芽!明天就发芽!
十月五日 星期六 小雨
种子同胞们(包括我)都长出了一根“白角”成了独角豆。那个坏人把一些生病的`同胞丢进垃圾桶,她把我们(没生病的种子)一粒一粒芽朝下插进装满松软沙土的培育盆里,奇怪的是我们都被有序地插在边上。
算了,别问太多,快点舒舒服服睡上一觉吧!
呵呵,你们等着,再过几天,我准会扎上一支绿辫子,和你们见面。
【成长日记】相关文章:
成长日记07-21
绿豆成长观察日记06-07
蒜苗成长观察日记12-01
成长日记【通用】08-22
成长日记【集合】09-03
[通用]成长日记09-10
(精品)成长日记09-13
我的成长日记02-02
成长日记(实用)07-21
实用的成长日记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