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书文网>作文>日记>数学的日记

数学的日记

时间:2022-01-24 09:12:32 日记 我要投稿

【荐】数学的日记

  不知不觉中一天又要结束了,这一天里,大家身边一定有一些有趣的见闻吧,这时候,最关键的日记怎么能落下。在写之前,要先考虑好内容和结构喔!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学的日记,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荐】数学的日记

数学的日记1

  今天是星期五,考卷发下来了,当我看到成绩时,我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只有86分比上次还差。

  看到别人考100分我真是又羞愧又羡慕,恨不得自己也考100分。但都怪自己粗心大意这个毛病,还怪我检查考卷时还没把正面一半的考卷检查完,就突然肚子痛了,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而且我明明检查出来一题是错的,但没来得及改,就收卷了,那题4分,如果把这题的分数加上去,我就可以考90分,这次考试给我的一个教训:考试前除了除了吃饭以外其它什么也别吃。

  而且检查是写起字来要快,要细心,不要写错字,不然对的会变错的,而且要多算几遍,写答案时要快一些,不能粗心,因为过一会儿就有时间检查了。

  我在这个月里,更加努力,因为我面临的不将是小考,而是期末测试,我一定会努力努力再努力,在考试的时候发挥我最好的水平,争取更好的成绩。

  开篇之语:数学日记就是让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他们自己对每天数学教学内容的理解、评价及意见,包括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真实心态和想法。数学日记网小编整理了小学生1—6年级数学日记范文供同学们参考写作,请阅读五年级数学日记:分数!

  最近我们学习了分数的再认识,分数的再认识已经不仅仅是几分之几。而是用图来表示分数,比如说一个圆形,平均分成四块,每一块就是圆形的四分之一。我们还学习了真分数和假分数。假分数就是分母比分子小或分母分子相同,而真分数就是分母比分子大。所以假分数就大于1,而真分数就小于1。

  比如说有两个一样的图形,每个图形都平均分成两份,第一的图形涂了两个格子(一分之一),而第二个图形只涂了一个格子(二分之一)。这两个图形可以用真分数来形容,那就是四分只一,用假分数来形容就是二分之三。也可以用一又二分之一来形容。这是带分数,带分数是由一个整数和一个真分数的组合而成的。

  假分数可以化成带分数,而带分数也可以化为假分数。假分数如何化成带分数呢?就用它的分子除于它的分母,再从上念到下。比如说是三分之七的话,那化成二又三分之一。商就是那个整数,而除数就是分母,余数就是分子。所以就是二又三分之一。

数学的日记2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许多多有趣的数学问题,如:推理问题、周期问题、植树问题等等。数学王国真是奇妙无穷,但又往往让你捉摸不透,甚至还会产生错觉呢!

  记得在我读幼儿园时,我很喜欢边爬楼梯边数台阶数,我家当时住在六楼,每个楼层之间有18个台阶,每次离家和回家我都要牵着妈妈的手数台阶数,每次数的结果都是90级,妈妈还老夸我聪明呢。

  到读小学时,我学了简单的乘法后,不假思索地认为我每次回家上六楼应该爬108级台阶才对呀,因为住在六楼,每层有18级台阶数,根据乘法原理,6×18=108(级)。可我实际上每次只需爬90级台阶就到家了,当时我心里打了个大大的“?”号,不知何因。于是我带着满脸的疑惑问了我家的智多星―爸爸。爸爸听后笑了笑,但什么也没解释,他牵着我的手来到了一楼,笑着说:“孩子,你想想看,如果我们家住在一楼,需不需要爬18级台阶呢?如果住二楼、三楼我们需要爬多少级呢?你再爬爬,体会体会。”听了爸爸的话,我带着“?”又体验了一番。结果是一楼不用爬,二楼需爬18级,而三楼只需爬36级,我又如此这般爬到了七楼,爬了108级。通过这些体验,我恍然大悟,寻到了其中的规律:

  楼层要爬的台阶数

  1(1-1)×18

  2(2-1)×18

  3(3-1)×18

  ……

  N(N-1)×18

  于是我得出了一个关系式:(层数-1)×每层台阶数=需爬的台阶数。我把这个关系式告诉爸爸,爸爸看后会心地笑了。其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非常多,也非常有趣且具有现实意义,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发现,去探索,去总结。

  数学是一门非常讲究思维的课程,逻辑性很强,经常会让人产生错觉。所以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不断开拓自己的思维,做个勇于攀登数学高峰的人。还等什么,让我们一起去探索数学王国中的奥秘吧!

数学的日记3

  随着我们数学知识的丰富,对于一些题目有了更多的解法。我们要善于从多角度思考,锻炼自己的数学思维。比如以这道年龄问题为例,可以采用多种解法,发散思维。

  今年妈妈56岁,女儿30岁,当母女两人的年龄和为46岁,妈妈和女儿各是多少岁?

  这道题有多种解法。

  首先来看第1种:解:设女儿为x岁,则妈妈就是年龄(46-x)岁,年龄差56-30等于年龄和为46岁时的年龄差(46-x)-x。

  (46-x)-x=56-30,最后解得:x=10

  女儿10岁,妈妈则加年龄差26:10+26=36(岁)

  第2种:我们还是设女儿为x岁,则妈妈就是x+年龄差,也就是x+26,根据年龄和为46岁列方程。x+x+26=46,即2x+26=46,最后解得x=10

  女儿10岁,妈妈则用10加年龄差26,即10+26=36(岁)

  第3种::我们通常是设年龄较小的人为x岁,但这道题其实也可以设妈妈为x岁,则女儿就是x-年龄差,即(x-26)岁。根据年龄和列方程:

  x+x-26=46,则2x-26=46,最后解得x=36,妈妈36岁,

  则女儿年龄为:36-26=10(岁)

  第4种:还有一种解法就是不设人的年龄为未知数,设在x年前,母女两人的年龄和为46岁,即女儿的年龄:30-x,妈妈的年龄:56-x,根据题意有:(30-x)+(56-x)=46,则30+56-2x=46,也就是86-2x=46,最后解得:x=20,再用女儿今年的30岁减20年,即30-20=10(岁);同理,妈妈那时候的年龄为:56-20=36(岁)

  一题多解不仅提高了我们的思维能力,而且让我在多种方法中找到了最优方法,从而会到数学这门课程的魅力,让我更爱数学!

数学的日记4

  离放假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有一天,妈妈对我说:“正好我这两天有空,咱们去北京转转吧。”于是我们就出发了。到了北京,到处都是人,有的人在表演龙舞,庆祝奥运会。

  有的人还在卖一些福娃小饰品。我们哪里热闹就往哪钻,却把找旅馆的事忘记了。转眼间天就黑了,妈妈突然想起找旅馆这件事。她对我说:“方正,你只顾着看热闹,还没有找旅馆住宿呢。”

  我说:“哦,我也忘了,咱们快走吧。”可是我们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旅馆。路过一家商店,我们凑过去问商店的服务员:“这附近有没有人少的旅馆呀?”服务员说:“哦,你们要找旅馆。沿着这条建设大街,往前走,有一所和平旅馆,人挺少的,我刚从哪里路过,不过,建设大街的旅馆很多,你们可不要找错了。”“那您知道那家旅馆的门牌号码吗?”

  我着急地说。“我只知道和平旅馆的门牌号是一个两位数,两个数字的和是6,这两个数字的积是这两个数字相除所得的商的9倍。”我想了想,对阿姨说:“谢谢。”就拉着妈妈去找和平旅馆了。你知道我是怎么算出来的吗?首先我是想,两个数字的和是6的数字有这些:1和5,2和4,3和3,6和0。首先来看1和5,1×5=5,5÷1=5,所以这不符合条件。然后再看2和4,2×4=8,4÷2=2,也不符合条件。接着看3和3,3×3=9,3÷3=1,符合条件。最后看6和0,0×6=0,6÷0不成立,也不符合条件。答案只有3和3。门牌号码当然就是33了。我们很快就找到了和平旅馆,在那里度过了一个甜蜜的夜晚。

  今天,妈妈带我去菜场买菜,我发现每个摊位上都有一块长方形的电器,它的正面都是标着:千克克我很好奇地问妈妈,妈妈说你刚看到的克和千克都是用来称东西表示重量单位的。回到家我便在家乱七八糟地找了好多东西:一盒茶叶125克一支口红克一盒尿素霜48克……牛奶1.51。

  然后妈妈告诉我:能用手拿起的固体,都是用克表示质量单位,液体用手拿不起来用l表示,原来生活中这么多的知识我不知道。

数学的日记5

  今天下午,我到学校后玩了一会儿,就开始上语文课了。在课堂上语文王老师突然说:“你们中午没休息吗?一个个的没精神啊!”听到老师的提醒后,我们立马打起精神来,认真听讲,刻苦学习。但没坚持多久,又“趴下了”。

  王老师发现这个情况,就对同学们说:“一会给你们出一道题,大家肯定会喜欢!”听完老师这话,我们感觉精神头一下子被拉了上去。

  课讲完后,王老师立刻给我们出了道题:大白+大白=?王老师不等我们给出结果,在黑板上写上了令我惊讶的三个字:白胖胖。这个答案让我们全班沸腾了,王老师打手势让我们安静,她大声地说:“同学们知道为什么答案等于白胖胖吗?”此时,我们大眼瞪小眼,谁也想不出好办法。站在讲台上的王老师似乎看出了大家的心思,对我们说:“既然都不知道原因,那你们就认真思考一下吧!”她话音刚落,同学们的议论声就嘈杂起来。

  几分钟后,大家都踊跃回答。有的同学说应该是:90+10;有的说是:200+100;还有人说是:50+50......喧闹中,语文王老师又打手势让大家安静,鼓励大家举手回答。这时坐在后排的盛梓涵抢先举手了,老师就让他回答。盛子涵站起来肯定并且自信的回答到:“答案应该是61+61=122。”“为什么呢?你怎样得出的答案?请上来给大家讲讲吧!”王老师微笑着对他说到。盛梓涵仿佛是奉命听到首长命令指示,立刻走上讲台,就像老师一样给我们讲了起来:“因为大白加大白,这4个字都是一样的,就和复制一样。虽然两个加数一样,也是有规律的。你们看,等于号后面写的是白胖胖,那这个白,肯定和大白的那个字一样。有了这样的判断,我们就大体知道答案了。”王老师点了点头。

  我们惊讶地看着答案,不由自主张开的嘴里足足可以塞上一个鸡蛋。“叮铃叮铃叮铃......”下课铃响了,我们的心思还留在了那节语文课上。

数学的日记6

  在我小学六年的时间里,我学习了很多科目,比如语文、数学、英语、自然、音乐……但是我最喜欢的科目是数学。

  从五年级下学期开始,我们班新来的数学老师刘老师——带领我们班和二班的一些优秀的数学学生在每个班成立了数学小组。

  经过老师的选拔,我们班的数学组终于成立了。在组长的'带领下,我们班裴琦、朱正毅、迟、魏一起学习讨论。

  从活动的第一周开始,所有团队成员都开始积极参与活动。每周一个小组成员出一道试题,周五发给每个小组成员作为周末作业。第二周,出题的学生收集所有学生的试卷进行批改。同时,周五中午,他对试卷进行了点评。就这样,我们数学组活跃了半年。

  一个暑假后,我们致力于紧张的学习。这学期我们的学习任务很重,因为即将毕业踏入中学校门。因为数学组的成员都是班里的尖子生,每个成员都想考上重点中学。但是在大部分重点中学,数学总是为主,一定要多做数学题。在组长陈俊峰的带领下,我们还和二班的数学组进行了学习和讨论。从那以后,每个周末,我们班和二班开始轮流出题。以后的每一张试卷都挺难的,没有认真的思考和实验是很难做出来的。所有的团队成员都对数学小组有浓厚的兴趣,因为在这里我们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做很多练习,提高我们的数学水平。所以每次积极参加活动,我们都会认证完成周考卷。就这样,我们数学组又活跃了半年。

  这个学期结束后,我们有一个月的假期。以前每个假期的数学作业都是再做一遍数学书。然而,这个假期,刘老师觉得我们数学组的学生做数学题太简单了,所以他给了我数学组的学生一个特殊的作业,数学寒假的b级作业——。这套作业收集了清华同方杯的试题和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考试样题.寒假期间,所有的队员都认真完成了这项作业。

  回到学校后,我们讨论了数学寒假的b班作业。如果每个人对某些问题的回答都是一样的,我们就一代一代的过去了;如果一些问题的答案有争议,我们将开始激烈的讨论,直到我们得到正确的结果。

  在我小学生活的六年里,我在数学小组的活动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做了很多题,为我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以后我会更加努力学习,争取在数学竞赛中获得一席之地,还给我的老师,我的父母,我的数学组.

数学的日记7

  没有一点架子,这是我对他的第一印象。

  他,是我的数学老师。我高一上半年的数学老师。我很对数学很感兴趣,但是,如果老师不是我所喜欢的,那我就不可能去认真的学好数学,可能也有很多同学的想法和我一样吧!

  他上的第一节课,我在认真的听,我不是什么才人,但是这个老师讲课的方法是否我认同,认同我才会去听课的。听了这一节课,我知道他的条理性很强,讲的很详细,但我听了却觉得他很啰嗦,所以我基本上不听他的课。你可能会想,读书是我的事,不是老师的事,何必为这些事不关己的事情而忽视了自己的学习呢!其实我也这样认为,但是不知怎么的,我就是不喜欢听他的课,可能压根就是我不想读书的原因罢了。

  但自从一件事过后,我彻底的改变了这个想法,这只是一个小小的镜头,但是它却深深的震撼了我的心灵。

  相信每个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时不时的会有电话打来,老师的手机几乎都是调铃声的,每次来电话都会打断上课的气氛,如果老师接电话的时候,还要耽误同学们的时间。他的电话也一样,但他是绝对不会接的,不管是谁的电话,不管是什么大事,他也不会耽误我们的时间的。

  有一次,他的手机响起来了,他把那电话挂了,而且关机了。一个老师,电话开着没什么,电话来了,接了也没什么关系的,但是他却永远的不会在上课时接电话。其实上课同学们经常玩手机,即使他已把两部手机都摔坏了,也无济于事,同学们还是照样玩着,但是自从同学们看了老师这一举动之后,却再也没有谁会在数学课上玩过手机。

  是呀!老师有事都不接电话,而且关机,我们又怎么好意思玩得下去呢?就算没人会发现也一样。

  记得老师那时关机的时候说:“校长打电话有事,下课回个电话去。”

  校长的电话他也不接,这个架子还不大吗?可是他在我们面前却真的一点架子也没有,上课我们都听他的,不说话,下课一样可以和他开玩笑。

  这就是我们数学都老师,一个架子非常大又没有架子的老师。

数学的日记8

  今天,我和七、八两个班的同学共同学习了《多边形的内角和》这节知识,虽然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比较简单,课本上也出示了一种证明方法,学生理解起来困难不大,作为教师,完全可以用较短的时间讲授公式后进行大量的练习,必竟考试考得是学生对公式的熟练运用,然而,我并没有那样做。

  在课堂上,我引导学生用大量时间对“多边形内角和公式”进行了探究,在归纳了课本证明的方法基础上,我们又类比着将“点选在内部、在边上、在外部”把多边形分成若干个三角形,运用已经证明的“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到“多边形内角和公式”。由此,这一个公式的推导,我们用了四种方法,通过一题多解的练习,学生不但准确理解公式及其推导,而且锻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类比归纳能力。这不仅仅是一道题,而是在启发学生遇到问题要从多个角度思考,要主动探究、合作,从一道题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是从上学期开始学习几何内容之后,我经常告诉学生的一句话,我认为:作为学生,要想熟练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仅靠死记硬背是远远不行的,特别是学习数学知识,不但要牢记知识内容,还要理解知识的推理过程,真正理解一道题的标准是能够把别人讲懂或者独立写出规范的过程。因此,作为学生,应积极主动的在小组中合作交流、在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会的同学通过给不会的组员讲题,既能证明自己真正理解了这道题,又能获得老师、组员的信任和称赞,两全齐美,何乐而不为,所以,“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应成为每一个同学的人生信条。

  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意在告诉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不止一种,我们要尽可能寻求更多的解法,多一种方法,多一层理解,在此基础上,再选用最好的方法,走最近的路,才是通向“罗马”的捷径。

数学的日记9

  “黄胡子”是谁呢?黄就是俺,黄柯源。“胡子”就是胡纵位。他可是我的好伙伴,我俩“臭味相投”。一吃完饭,我立马来到胡纵位身旁,只见他认真的看着什么。我凑近一瞧,原来在看“曹冲称象”。“嘿!这个早看过了,咱们出去玩。”胡纵位抬头看了看我,说:“这曹冲不简单,我们也来玩玩测量。”我说:“好呀、好呀……”这兴奋的声音吸引了一群小伙伴,他们都围拢来。

  “胡子”饶有兴趣地说:“我们来量黑板,看看有几米?但是大家都不能用尺子直接量。”

  小伙伴皱着眉头说:“不用尺子,用什么好呢?”大家绞尽脑汁想起办法来。

  我灵机一动,相出办法来。我自告奋勇地说:“用鞋子。”说完就把鞋子脱下来,一跳一跳地蹦上讲台,把鞋子往黑板边一放,霎时,同学们笑翻了天,有的捂着鼻子直抱怨,说什么臭气熏天了,有的快笑倒在地了,有的窃窃私语。不过,我的“胡子”兄弟屁颠屁颠地上来了,一本正经地帮我。我把鞋子放在黑板的一头,一下、两下、三下……“胡子”积极配合,我每移动一次,他就在旁边做一次记号。一共量了27下。我用尺子量了量我的鞋子,是23厘米,然后用27乘以23约等于6.2米,结果出来以后,我见“胡子”的脸都笑成了一朵花。我拍拍他的肩膀,说:“哥们,我已率先完成任务,你呢?”胡子笑呵呵地说:“暂时保密。”我撅撅小嘴,胡子马上在我耳边说:“用书来量教室的宽。”我当然义不容辞当起了助手。我俩趴在地上,“胡子”一点一点地移动,我做记号,量到一半时,我的膝盖就开始发麻,但我一直忍着。胡子的汗一颗一颗往下滴。很他丝毫不敢马虎。终于完成任务,我累得腰酸背痛,但是心里很快活。

  量着量着,半路突然冒出个“拦路虎”,一个重重的箱子阻挡了去路,我们只好用“平移法”将书移到“空地”上,继续向前“探索”。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铃声响了????不得不终止。

  今天的这次“测量赛”,我顺利通关,但我和曹冲比还是有差距的,他那么小就能想起这么巧妙的方法,真是自愧不如,但我会一直努力,加油!

数学的日记10

  “数学日记”就是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述自己在数学学习和应用过程中的感受与体会。数学日记不仅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情况,更重要的是它相对客观地再现了教与学的互动情况。通过日记的方式,学生可以对自己所学的数学内容进行总结,写出自己的收获与困惑,还能激发他们用“数学日记”去观察生活。

  数学日记要记的是自己对数学的发现、思考、感受以及采用的数学方法等,数学日记记录的东西不局限在某个方面,它的材料和内容是无拘无束的,可以是课上的、课下的、生活中的、听来的、看到的、实践的……

  1.写数学认知

  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了什么,理解了什么,掌握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清楚,都可以写。通过写,有利于学生温故知新,加深对数学知识尤其是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督促学生有目的地对知识点进行整理,以实现新知的内化。

  例如一位同学在学完认识“米、厘米”后写的一则数学日记:“今天我们认识了米和厘米,回家后,我用米尺一量,才知道我的身高只有121厘米,我爸爸的身高179厘米,爸爸比我高58厘米,我的脚长19厘米,爸爸的脚长26厘米,我比爸爸的脚短7厘米。”

  以前在教学这一内容时,学生对厘米的长度很模糊,通过实践记数学日记,学生不仅对厘米长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而且对“比……多……,比……少……”的数学题得到了实践。

  2.写数学活动

  学生在写数学日记时,可以记录课堂上是怎样思考的,是怎样动手操作的;在学习的过程中,小组讨论交流时,是怎样说的,怎样想的,同学怎样说的,老师怎样说的;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自己是怎样做的,同学是怎样做的,老师是怎样指导的。这样,写数学活动的过程,就是自己向同学学习的过程,也是自己对知识总结的一个过程。

  3.写数学思考

  写数学思考,是学生写数学日记的主要内容,可以写反思:如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兴趣,还可以写回答问题的方式,对老师的建议,等等。这样教师和学生之间又多了一条交流的绿色通道,从而架起了师生之间情感沟通的桥梁,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知识的掌握、理解程度,以及学生对讲课方法的建议。

  例如:有的学生在数学日记中写到:“老师,你知道吗,最近一段时间我上课老是走神,精力不集中……”有的同学写到:“王老师,你讲得太慢了,有时也太啰唆了。”还有的同学在日记中写到:“我们好想在课堂上多做一些数学游戏,能在玩中学,学中玩,效果会更好些。”

  由此可以看出,数学日记就如同一面镜子,时刻提醒教师不断了解学生,改进教法。

  4.写数学应用

  经常指导学生写应用型的数学日记,会极大地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拓展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再看这位同学写的:“今天下午放学后,妈妈带我到超市买东西,我们买了4袋巧克力,每袋l元8角5分;买了4个面包,每个面包1元1角5分;还买了一袋面粉,23元6角,我是这样计算的,1袋巧克力和1个面包加在一起正好是3元,再乘以数量4,共12元,再加一袋面粉共35元6角,与发票上的一致。”

  从这则日记我们发现,学生在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简便运算”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通过写数学日记,不仅理解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还学会了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与体验生活。

  总之,写数学日记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数学日记不仅记录着孩子们瞬间的心灵闪动,更在他们内心深处留下了数学的烙印,能使学生更广泛地接触生活,更细致地观察生活,有效地实现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实现了学科间的整合,缩短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心灵距离。让孩子拿起笔来写数学日记吧,“数学日记”可以给他们一双数学的眼睛,体验数学生活,享受数学思维带来的丰厚回报。

数学的日记11

这个学期我们学了圆,圆是个很美的图形。每个图形都有着自己的周长和面积,理所当然,圆也是有周长和面积的,这节课我们去探索了圆的周长。

  每个图形的周长都是指围成什么图形的曲线的长,又一个"理所当然",圆的周长也是指围成圆的曲线的长。每个图形计算周长时都会有一个重点,比如:长方形最重要的是知道长和宽,正方形要知道边长,三角形要知道底和宽……"理所当然"圆最重要的是二元素除了刚刚学的直径还有这一节课刚加入的"新朋友"圆周率。那圆周率又是什么呢?从书上中,我知道了: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就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计算时通常取3.14。虽然书上那么说,但我还是实践了一下。我用一张纸前了一个直径8厘米的圆,下一步我用线绕圆一周,量了长度就是25厘米的周长,用25除以8,算了算真的等于3.13。我认为是巧合,再算了几个不同的圆,才证明了这个书上的话。我在书上我又知道了,圆的周长=圆周率乘直径。我在老师的话语中我又知道圆的另一个秘密:半径扩大(缩小),直径也扩大(缩小),周长也扩大(缩小)同样的倍数。圆的周长真是有趣,我在知识与能力之中又发现了周长还可以乘另一个数,例如:一种压路机的前轮直径是1.5米,每分钟转8圈,压路机每分钟前进多少米?这个就是先算出1圈转多少(也就是周长),再乘8圈。就是1.5乘3.14=4.71米,再用4.71乘8=37.68米。"理所当然"有乘就有除,在书上的28页第6题就是一道典行的一道题。在计算圆的周长时也是有技巧的,我们记住3.14乘每一个数的答案,那我们做题时会很简便。

  数学有许许多多的"理所当然",也有许许多多的秘密,只要我们用心探索我们就会发现数学中有许许多多我们不知道的东西。

数学的日记12

  据了解,12岁左右是儿童体格发育速度最快的时期,如何科学饮食,搭配好一日三餐,对我们每个学生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后知道,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素是:碳水化合物(糖)、脂肪、蛋白质、水、矿物质和维生素。这六大营养素主要来自八大类食物:谷类、蛋类、奶类、根茎类、肉类、鱼虾和贝类、豆和干果类、蔬菜和瓜果类。12岁左右的儿童,一顿午餐大约需要蛋白质30克,脂肪23克,碳水化合物120克……

  在我们小学生的饮食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偏食、挑食,这样会造成很多孩子营养不良。我的饮食也不是很均衡,因此去年我长胖了许多,一度还因为有点胖而担心呢。

  我原来的午餐是这样的:

  名称 蛋白质含量(克) 脂肪含量(克) 碳水化合物含量(克)

  米饭(50克) 3.35 0.35 38.95

  炒青菜(100克) 2.6 0.4 2.0

  红烧鱼(100克) 17.6 0.2

  麻婆豆腐(100克) 44.8 0.8 12.7

  合计 68.35 23.35 53.85

  从标准看,我原来食物中的蛋白质含量太高了,竟然超出标准的:68.35–30=38.35(克),脂肪含量很合适,碳水化合物却达不到标准含量,而其他维生素、矿物质和水的摄入量就更少了,不利于我的成长发育。

  学过了数学书中的营养配餐这一课,我要增强健康意识,重新给自己配一配餐,合理搭配自己的饮食,改正挑食的坏习惯,多吃水果和蔬菜,增加维生素的摄入量,同时改掉不爱喝水的不良习惯,还要多喝牛奶,增加蛋白质和钙质的吸收,才能长高个儿。

  通过学习营养配餐课程,我发现学数学不仅可以解决生活中的算帐、打折等与数字有关的问题,还可以应用在自己的营养配餐上,看似简单的一日三餐,通过科学搭配,就能保证我们健康成长,数学可真奥妙!

数学的日记13

  新课改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往往注重数学知识的扎实掌握,但由于课堂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的数学思考、数学发现的意识和能力没能得到充分的培养。数学日记恰恰能打破这些限制,让数学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促使他们更好地学习数学。

  一、数学日记,让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

  生活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蕴含着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买、卖东西,家用电器的形状、面积、体积,房屋的占地面积等等。在平时的教学中如果我们没有重视指导学生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观察和思考生活中的数学,学生就很难把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学生通过写数学日记可以更好地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学会从数学的度去观察和体验生活。

  二、数学日记,让学生与老师更加亲近

  数学日记,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平时因害怕老师或碍于面子不敢说的话均可以写到日记里,让老师能够及时地发现学生的需要与困难,以便通过各种形式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上出现的问题。同时,教师也能从中了解学生的喜恶、不足与闪光点,在学生的反馈中找出自己的不足,适时地、及时地加以完善自我,做学生喜欢的老师。

  三、数学日记,让课堂教学得到延伸和创新

  数学日记能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拓展学生创新思维的时空领域。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学生的好多想法未能表达,教师可以让学生把好的想法、好的解法写到日记中去,我们适时给予鼓励、表扬,激励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之外继续延伸、创新。

  四、数学日记,让学生在自我反思中前进

  重视学生参与,尤其是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思,是当前评价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在写数学日记特别是反思型日记的时候,学生需要对自己的失误进行分析,那么在边反思边写作的过程当中,他们的思路就会更加清晰,主动反思的程度也将更加深刻。同时把所学习的知识精加工一遍,形成长时间记忆,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是极为有益的。

  数学日记,为我的数学教学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提供了一条崭新的思路,成为数学学习中一道新的风景线。

数学的日记14

  今天,我和爸爸一起坐出租车去姐姐家玩,一路上看着安康的美丽风景。我和爸爸在车上有说有笑,不一会儿,就来到了姐姐家。我和爸爸准备下车时,听司机说:“您好,谢谢您,乘坐本次出租车,请付费15元。”爸爸二话不说就用微信扫了15元。

  下了车,我对爸爸说:“爸爸,您这么爽快地就把钱给付了,难道就不怕司机叔叔把钱算错,您就不怕把钱付错吗?”爸爸听了就说:“哦,这么有经济头脑啊,我敢确定司机算的钱是对的,要不,你来算一下我们家到你姐姐家有多远吗?”我胸有成竹的说:“行啊,你只要把出租车的收费标准告诉我,我就能算出来,不信你等着瞧。”爸爸半信半疑地说:“那好呀,咱们来试一试。已知每3千米以内收费6元。超过3千米按每千米1。5元收费,请问我们家距离你姐姐家有多远?”听了爸爸给我出的问题,我脑子里想:咦,这不是我们前些天丁老师给我们教的分段计算的问题吗?我心想,对这一段知识我可是非常熟悉。首先,我平复了一下自己的心情,才开始解题。先找已知信息,已知总价15元,也知道了在3千米以内,收费6元,还知道超出3千米以外,每千米收费1.5元,问题是求我们家离姐姐家一共有多少千米?我先用15—6=9(元),算出除了3千米以外的路程价钱,再用9÷1.5=6(千米),算出3千米以外行驶了多少千米,最后再用6+3=9(千米),算出一共行驶了多少千米,为了防止错误出现,我还验算了一下,6+1.5×6=15(元)。

  “哈哈,我算出来了,我们家距离姐姐家有9千米远!”我大声说,脸涨得通红,有一种得了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一等奖的骄傲。爸爸听我这么一说,高兴地竖起了大拇指说:“学的不错,真是长大了。”听了爸爸的话,我开心地笑了,并且暗暗下决心:以后要好好学习。

数学的日记15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六,我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无事可做。看一会电视,吃一会零食。我妈看到了,就从书柜里拿出《四年级奥数》,随手在里面发现了一个问题,亲切的问我:“你知道2的倍数是什么特征吗?”听到这里,我心想:这太简单了!他脱口而出:“都是偶数。”“他们的特点是什么?”妈妈又问。我想了想说:“都是0,2,4,6,8。”妈妈说:“你真了不起。你知道4的倍数有什么特点吗?”有一次我听到了,我错了。

  古人云:“纸上得来,总觉浅薄,知之必练。”。于是,我拿出纸和笔,找到了一些4的倍数。过了一会,我发现都是0,2,4,6,8。于是我自信地告诉妈妈:“4的倍数和2的倍数的特征是一样的。但没想到,我妈随口说了一个数字,推翻了我的发现。我非常失望。

  妈妈让我仔细看看。但是我左右看都找不到。于是我妈给了我一个提醒:“这些数字的后两位有什么特点?”根据妈妈给我的提示,我重新观察了这些数字,突然就结束了。

  原来是4的倍数。只要最后两位是4的倍数,这个数就必须是4的倍数。为了验证这个规律,我找了一些数字再试一次。比如“437”结尾的37,437除以4等于9等于1,根据定律437不是4的倍数。然后我把437除以4,使109大于1。果然,“437”不是4的倍数,符合这个特点。

  科学家做几百次实验才成功。为了再次验证定律是否正确,我又找了一个数字“1024”。1024年末除以4等于6。根据法律,“1024”是4的倍数。我又用除法验证了一遍,没想到又成功了。我开心的跟我妈说了这个发型。我妈满意地摸了摸我的头,笑着说:“你真聪明!”听了妈妈的话,我的心真的比吃蜂蜜还甜。

  “世界不缺美,缺的是发现美的眼睛。”我们要善于发现,多发现,这样才能有所成就。

【【荐】数学的日记】相关文章:

1.暑假趣事日记【荐】

2.有趣数学日记

3.学数学日记

4.数学实践日记

5.端午节日记【荐】

6.初中军训日记【荐】

7.【荐】端午节日记

8.数学的日记合集15篇

9.数学的日记(通用15篇)

上一篇:冬至的日记 下一篇:小学五年级日记